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症状表现 >> 正文 >> 正文

王卓教授医药协同的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与创新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5/3/20

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逐步实施临床药师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与临床密切协作、共同探索的基础上,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创新、面向临床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在思想和经验上有了坚实的积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面向“十四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我们提出了新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继续发挥医药协同的优势和经验,不断创新和提升临床药学学科建设。

一、面向时代需求,探索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年,我们首次尝试设计专科为主、多科轮转的临床培养模式,聘请多个临床科室医生与相关科室临床药师组成带教组,协同探索临床药师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之后,我院相继成为国家卫生部首批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首批临床药师带教师资培训基地,军队首批临床药师和带教师资培训机构。并于年起,由我院牵头设计了上海市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方案,至今已逐步发展至包含西医临床药师、中医临床药师及社区临床药师培训三类特色鲜明的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组织40余家基地为上海市培养临床药师余名。我院针对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在全国受到推广。

二、聚焦患者需求,探索创建药学服务新模式

药学监护的核心是发现患者的药学需求,解决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为医护团队提供药学技术支撑。为此,我们逐步规范了住院患者的“五步法”全程化药学监护标准规范,并设计应用“药师移动查房系统”作为技术工具支撑住院患者药学监护模式;充分评价医患双方的药学需求,相继开设妊娠、哺乳期用药咨询门诊、抗凝管理医药联合门诊、呼吸药学伴随门诊等特色鲜明的药学门诊,为门诊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还与基层药学同行联合开展了社区慢病管理双药师联合门诊。面向新时代的发展,慢病管理延伸到了居民的家中,我们执笔起草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居家药学服务规范》,研发了“老年慢病多重用药管理辅助决策系统”,为基层医护团队提高慢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药物治疗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工具。

三、针对临床治疗需求,开展临床药学科研工作

针对临床治疗需求,我们建立了数十种药物的体内浓度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药物监测;不断研发新药、新制剂,获得数十项发明专利授权和多个新药证书;利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医药协同开展数十项临床和循证研究,探索中国人群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给药推荐剂量,研究药源性静脉炎发病机制和防治新药,为临床药物治疗创新建立多项决策证据。

在多年医药协同的探索中,我们的临床药师队伍逐渐成长,百张病床专职临床药师占比超过1.2%,并形成了信息化药学和药事管理等临床药师配套团队,以崭新模式向“十四五”药学学科建设目标不断努力。

海军医院(医院)王卓

海军医院(医院)药学部主任,医院药学教研室主任。博士,博导,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老师。

中国药师协会TDM药师分会副主委;中国药理学会TDM研究专委会常务委员,临床药师学组组长;全军临床药学研究专业分委会副主委;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医院协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副主编,《中国药房》《中国药业》《世界临床药物》《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药学实践杂志》《药学服务与研究》等杂志编委。

发表论文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4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第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新药重大专项任务1项、其他课题10项。

文丨海军医院王卓教授

编排丨冯熙雯

校对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