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网上购药调查对药下症,用儿童身份轻松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3/5/5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看病、开方、买药,看病问诊的正常流程是对症下药。但你听过“对药下症”的逆向“神操作”吗?记者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购药,发现多家平台流程均是先选购药品,后根据药品配处方,且审核走过场,连用11岁的儿童身份也能轻松买到麻醉类药品。

逆向“神操作”网购药品:据药配方

按照《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须有医师电子签名,经药师审核。

记者在某医疗App随机搜索了一种治疗痤疮的维A酸乳膏。根据说明,这是一款国药准字号处方药,用于痤疮、扁平疣、黏膜白斑等辅助治疗。随后,记者在平台上填写完善处方信息,包括用药人信息、疾病史等信息。接下来,与自动回复机器人对话沟通了基本病情,包括不适症状、患病时间、病情程度等,系统自动形成了申请开药清单。

几分钟后,平台为记者匹配了一名皮肤性病科医生曹医生。记者询问“能否帮忙开个维A酸乳膏”,曹医生迅速开具了电子处方,并叮嘱“此药避免大面积涂,刺激皮肤”。又过了几分钟,电子处方通过了药师黄某某的审核。记者即凭着这套“逆”操作,获得了处方,付费购买了处方药。

先选药买药,后补处方,这样的处方单靠谱吗?记者收到的电子处方笺,标注了个人信息、医生诊断、药品及用法用量、处方医师和审核的签名章,以及处方单号,医院或医疗机构的信息。同时,处方笺标注了特别提醒,显示处方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自行下载使用。

这种情况是个案吗?记者在另一医疗App平台,再次尝试购买维A酸乳膏,经过类似的流程,5分钟内,记者即获得了经过医师签名、审核调配、核对发药三个环节医务人员签字确认的电子处方。这份处方标明其医院,医院的电子章。记者“逆”操作购买处方药再次成功。

未成年也可轻松开出麻醉类药品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中,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对科别、姓名、年龄等情况检查核对;同时,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处方。

记者决定再次试验。在某医疗App上,记者将用药人的身份改成一名11岁的女童。无须填写体重、身份证号,即完成了身份填写。记者选购了用于外科手术皮层麻醉的麻醉药“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线上接诊医生询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药物”,记者回答“皮肤局部麻醉”,5分钟内即获医院的处方签。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处方签与记者此前购买维A酸乳膏时获得的处方签,医师、审核调配、核对发药3人的签名完全一致。

在开具的处方页面,记者仅能看到医生姓名,照片头像,“从业27年、专业有效、可开处方”的信息,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记者进一步在平台上搜索了这名医生的信息,资料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而她却先后开具了皮肤疾病、用于麻醉的药物处方。

另一款治疗癫痫病部分性发作的处方药左乙拉西坦片,用药不仅对患者年龄有限制,体重有要求,不同病症药物服用剂量有明显区别。记者并没有完全提供相关信息,却同样轻松地在互联网医疗平台获得了处方笺。

一名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在开具处方前,平台已经基本询问了解了患者信息,大部分患者承认在线下被确诊为相关病例,所以患者想开什么药,医生就给什么方,这叫“续方”。而他们无法与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只能先尽量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网络平台购药处方单及医生信息截图

根据记者调查,存在类似问题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平台等。

健全监管执法机制,提高处方管理水平

互联网医疗对于增加就医、购药便捷性和医药资源的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便捷也会使得原本可能就存在的风险被放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看来,医院代替行动不便的老人挂号开药的情况很常见,而医生也不能识别他们的身份和关系。“线下都有漏洞,线上的审核也没有更严格。”贺滨说,问题的本质是线下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较差,让老年人等群体开药成了较大的难题。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监管不够严格。而一些平台为了盈利,存在放松管理的现象。

专家建议,应以患者为中心,一方面要考虑上述老年人等群体购药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