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隔26年,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于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同时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推动职教与普教融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确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就在国家完善顶层设计之际,四川也将职业教育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年,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意见》从职业技术人才就业创业、落户、职称评定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在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中,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按规定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成都市把职业教育作为对区(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区(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参考依据。始终致力于营造环境氛围,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评选“成都工匠”,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在落户、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按照成都教育“十四五”规划要求,成都要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与此同时,成都市教育局非常重视特殊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年,经省教育厅审批,青羊区、龙泉驿区等地的6所区县特殊教育学校获批举办培智中职班。目前,成都市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增加至11所,开设有中西面点、园林绿化、西餐烹饪等专业,将使特殊学生习得一技之长。近日,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与乐山师范学院正式开展联合办学,实现“3+2”中高职衔接。这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首次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下一步成都市将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通过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实现“3+2”中高职衔接,为更多特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让他们带着技能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
全方位、立体式的政策支持,为成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都职业教育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胆识,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李子(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A
带着技能去升学
中职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刊发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名河南小伙子从中专考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后进入重庆医科大学,年,该男子如愿拿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河南小伙子的成功并非个案。
四川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吴志友,曾是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以下简称“洞子口职高”)的学生。年,他通过学校高考升学班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创业团队,屡获嘉奖,4年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说,很庆幸在洞子口职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成都工程职校”)实施“就业有路、升学有望、创业有成、出国有门”的四轮驱动人才发展战略,学校按照对口升学和技能就业两个方向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积极探索“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应用型人才成长成才的“立交桥”。
四川省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金堂职中”)一直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避短,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激发内心的荣誉感和发展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学校秉承“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才是放飞梦想的起点”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近3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种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奖学生的励志故事,点燃了更多学子“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种子,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书写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教华章。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保障职业教育学生享有平等的升学就业机会,职业教育法还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国家政策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平等的机会;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也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成都市从年开始试点的“普职融通实验班”,就是一项深受社会认可的民生工程。
年,成都全市19所中职学校与20所普通高中学校联合举办“普职融通实验班”,当年招收了余名学生,这为中职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一次机会。今年,成都市教育局将继续推进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和职普融通工作,职普融通班招生计划将增加到人以上。
截至年,洞子口职高近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余名学生升入专科院校。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仅年就有近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青苏职中”)近3年同样保持了良好的升学态势,进入大学的学生比例超过省市平均水平。成都工程职校从年至今,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就有多人,其中进入工程院校的有多人,本科上线人数达人,连年位居全省前三。金堂职中近3年共有余人进入大学深造,年公办高职院校预录取人数人。
年,成都全市共有名中职学校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学习,其中名同学就读国家“双高计划”院校。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年成都中考招生政策中明确,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提质培优,提升中职学校对口高考班质量,为中职学生拓宽高职和本科升学通道,让更多的学生带着职业技能去升学。
B
强化“产教融合”
建人才发展“立交桥”
长期以来,成都市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取得显著的成效。
成都市提出,要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全生命周期”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与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经验。
根据《意见》规定,成都市要紧扣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重塑职业教育“地理”,适应公园城市发展要求,打造公园、家园、校园、产业园“四园同构”的产教城融合发展高地。
地处淮州新城的金堂职中围绕“四园同构”,聚焦高质量发展,高位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围绕成都国际职教城建设,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双高”院校合作,在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会计事务、机械加工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联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金堂职中服务高端企业,“建圈强链”与通威太阳能、巴莫科技、通合新能源等众多龙头企业建立联系,拟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
青苏职中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公司”)的合作,就是“产城融合”的具体体现。年12月30日,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和成飞公司签署了《政企共建推进青羊航空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飞公司、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青羊区教育局三方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K15教育通道由此打通。按照“航空新城”专业群建设的部署,青苏职中将从年秋季学期开始,开设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将采取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新型“3+3”中高职合作办学模式,对接成飞公司及其配套企业的用人需求,立足航空制造产业,拓展航空维修、无人机专业,对接航空营运等业务。此举将通过中高职合作办学,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加紧密对接地区产业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长期困扰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先后深入成都京东方、成都晟源石化、宇芯(成都)公司、吉利汽车等2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沟通访谈,形成了《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该如何培养人才,学校与企业之间如何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调研报告给出了“参考答案”,并将经验分享给全省多所学校。该校在强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产教融合体系,学校的每个专业选择一个与专业对口、在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在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作为稳定合作对象,拓展N家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搭建“1+1+N”的校企合作平台。同时,学校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借助“新型学徒制班”“订单班”“大师工作室”“校中厂”等形式,打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成都工程职校正式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确定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为基础,共同建设ICT(信息通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成都乃至西部地区输送优秀的ICT产业人才。接下来,学校还将组建华为ICT“种子班”,拟在计算机应用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选拔优秀学生进行ICT项目人才培养,提升中职学校人才规格,孵化优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学校还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工厂搬进校园,把课堂搬到厂区,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全省中职学校中第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和西部一流的物联网实训基地在该校“闪亮登场”,为“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洞子口职中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方案、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师岗位标准及考核准入制度、改革教学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学生毕业考核标准、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等做法,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C
对标国际标准
培养“全球竞争力”人才
根据《意见》要求,职业学校也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了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成都市的职业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为学校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洞子口职高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方式,为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开阔视野、增进国际理解力和交流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年12月,该校部分师生赴德国学习交流,实现了“走出去”的梦想。同时,该校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合作,在机电一体化、飞机维修、护理方向开办中德国际班,年又与韩国又松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学校协议,目前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已有3名学生在韩国又松大学留学,有2名数控专业学生正在为留学德国作准备。
“与国际人才需求同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是青苏职中的育人目标。从年开始,学校在全市中职学校里率先成立了“国际部”,近年来与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学校合作,共建数字媒体技术运用、汽车车身修复、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西餐烹饪等专业。同时,学校在学前教育、汽修、数字媒体等专业开办国际班,引入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英语衔接课程,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聘请外教结合专业进行英语、日语的教学,力争与国际培养人才目标一致。目前,青苏职中的对外留学合作项目已经达到15个,近60名学生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深造。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专业技术精湛、职业素养高的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对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在校内建立中德双元制化工职业培训中心,搭建“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育人平台。年,该校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订了职业培训中心共建协议,依托学校石化行业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化工技能鉴定实训基地的优势,结合石化企业技术技能培训特点,融入职业化、工厂化情景,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服务地方石化产业的培训中心。同时引进国际标准,以培养“双元”师资为目标,促进专业国际标准落地生根。化工国际班教师必须经过德国“双元制”培训师资格认证,接受“双元制”职教理念,制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国际化研修与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参与本土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训,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成都工程职校紧紧围绕青白江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发展目标,深度聚焦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紧盯市场紧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区产业发展能力。学校以“教学标准国际化、课程标准国际化、学生能力国际化”为目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办德国汽车机电维护师班和德国物流专员班及“德国带薪双元制留学项目”试点班;建成AHK-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仓储物流专业考试培训中心;与多所国外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开发职业教育国际课程大纲、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国际化,为学生职业生涯开辟多元渠道,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
金堂职中借鉴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对接四川现代制造业等支柱产业人才需求,引入国际先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进教学标准和课程资源本土化改造。为培训“双元”师资,学校年共有6名教师参加培训,并获得KEBA工业机器人操作证书。学校与韩国金泉大学、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在合作办学、共建专业、教材开发、师生互访、交流教学经验及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开展了教育考察、师生培训等相关工作。为推动学校国际化工作,搭建多样化升学平台,学校现正积极对接西南交大国际留学部,共同开展国际留学项目,拟定在学校开设俄罗斯和日本留学定向班,努力实现国际化工作新突破。
“知识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人生。”蓉城春日,生机盎然。回首来路,职教之根已深扎城市发展基石,成都市重视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日渐形成。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职业教育将真正“香起来”“热起来”“强起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