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预防措施 >> 正文 >> 正文

速读报告这些目标,我们一起努力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2/10/6

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今年政府工作安排,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我们一起努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以上目标是指导性的。工作中,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努力“争一等、争第一”。

(一)加快经济增长,确保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满格蓄足投资动力,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持续发挥政策张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领先。

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深入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努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潍坊样板”。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5亿元。全面落实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继续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支持企业发展。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提高中小企业预留比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抓好优秀青年企业家和民企接班人培训,建设潍坊企业家学院。开展“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发布潍坊民营企业强,评选市级优秀企业家,设立“企业家宣传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抓好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亿元以上。聚焦“十强”产业、基础设施“七网”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新立项过亿元项目0个以上。全力争取获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亿元以上,政策性贷款授信亿元以上。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放大消费基础作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实施传统消费升级行动,支持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泰华城中兴商业街、十笏园文化街等特色街区,支持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云逛街”、“首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推动城市商业渠道下沉,打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用好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设施,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全域创建,新增市级以上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家。

强化制度机制保障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加强对主要指标、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动态监测和系统研判。优化重点工作专班运行机制,更好发挥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企业家专业指导作用。抓实高质量发展督导服务机制,突出问题导向,传导工作压力,强化沟通协调,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确保实现“五年取得突破”。进一步加大“三个坚决”力度,深入实施“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在科技创新上实现突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扎实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大力提升平台创新,加快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水动力科学实验室等建设,年内新增省级科创平台6家以上。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35%。大力推进合作创新,促成科技成果培育转化项以上。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加快建成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支持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相关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大力培养引进创新人才,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年内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泰山系列人才等50人以上,加大对鸢都系列人才、“蓝领”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建设特色人才高地。设立“人才日”。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引导支持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支持高新开发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千亿级”一流国家高新区。

在深化“链长制”上实现突破。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聚焦15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做强做优11个省级“链主”和67个市级“链主”企业,一链一策,逐链突破。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育苗扶壮”行动,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上。筹备召开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大会,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单项冠军城市。大力促进“老树发新枝”,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亿元以上。强化项目支撑,加快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潍柴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歌尔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全球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借力胶东国际机场,培育壮大临空产业。严控“两高”项目,加快钢铁、焦化、炼化等产能整合提升。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潍坊制造”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实现突破。数字经济是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引擎。把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作为动能转换的关键增量,制定支持政策,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塑身”,建设“数智潍坊”,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城市。统筹抓好重点企业试点示范、专业人员系统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数字赋能联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等各类联盟及专业机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5G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双千兆”工程,扎实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抓好化工园区智能化改造。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研发,加快歌尔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华光半导体激光器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发展“智享产业”,支持虚拟现实、集成电路、软件等数字产业壮大规模,加快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布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在壮大海洋经济上实现突破。坚定不移向海发展,突出抓好海洋产业发展、港口建设、海洋环境保护,年内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启动主攻“海洋经济”战场三年行动,加快壮大海洋渔业、海洋高端装备、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产业,深入实施“蓝色良种”工程,大力培育“10+10”海洋特色园区,建设海洋文旅城,打造经济增长“蓝色引擎”。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好总投资4.36亿元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快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完成潍坊港中港区5万吨级滚装泊位、疏港铁路主体工程。开工建设5万吨级航道,建成后10万吨船舶可以靠港,推动潍坊港加速向“亿吨大港”迈进。创新政策措施,支持滨海开发区实现更高质量新发展。

在重点服务业上实现突破。壮大现代金融。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倍增工程,完善上市梯度培育机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7家以上。支持潍坊银行完成增资扩股、加快上市步伐。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提高普惠贷款占比,提升融资便利度。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区域资本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攻坚总部经济。推动现有总部企业(分支机构)提升能级、拓展功能,支持本土骨干企业向总部化转型,年内新引进培育总部企业30家以上。活跃商贸流通。实施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和多式联运,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鼓励支持快递产业园建设,促进快递业发展壮大。积极创建“第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京东·华东区产融中心项目建设。繁荣文旅教育。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办好第六届潍坊文旅惠民消费季,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青州中晨书画艺术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提升南大营、大英烟公司等8处历史文化街区,抓好胶济铁路坊子站区铁路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5个现代产业学院,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深耕医养健康。推进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加强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加快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增加高质量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建设高端康养目的地。

(三)加快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用足用好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政策,精心搞好规划建设管理,打造以人为本、更具亲和力舒适感的“温度城市”、品质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城市。健全规划体系。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做好城市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编制,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搞好重点片区开发。中央商务区,加快推进路网、生态廊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TOD(交通导向开发)、城市“微中心”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城市新地标、发展新引擎、产业新板块。高铁新片区,启动建设北广场,建成投用公交停靠站、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开工建设清平路跨铁立交桥,建成投用客运枢纽站、城市景观广场。完善城市功能。系统化全域推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好个工程项目,建成海绵城市48.6平方公里。完成城市清洁取暖改造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万平方米,两年内实现城市清洁取暖全覆盖。启动虞河、白浪河排水主通道改造,两年内完成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中心城区改造提升10条道路,新建10处以上便民摊点群、45处遮阳棚、座公厕,新开、调整10条以上公交线路。全市新建口袋公园处以上,总量突破0处,建成“千园城市”,让城市偎依在公园里,让市民生活在花园里。全市改造老旧小区项目57个、7.2万户,新开工棚改项目套。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提高城市“数治”水平。开发建设智慧物业综合管理平台,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达到70%以上,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达到60%以上,打造全国物业管理最优城市。完善提升“城市大脑”功能,建设智慧环卫系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引导推动县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繁荣活跃镇域经济,以新生小城市标准推进重点镇建设,着力把乡镇建设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动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战略。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加快峡山水库水环境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治理渠河、胶河等8条河流,完成4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黄潍输油管道复线等跨区域项目,加快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等一体化先行区建设。支持临朐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扎实做好援藏、援疆、东西部协作工作。

(四)加快乡村振兴,进一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着力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坚决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万亩以上、产量85亿斤以上,蔬菜产量达到1万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4.2万亩。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突出抓好种业创新,支持种业研发企业做大做强,开展重点领域种源技术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研基地。优化提升乡村人才工程,加大“三农”领域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支持建设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潍坊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设“三农”大数据平台,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为希望的田野装上智慧大脑。持续壮大乡村产业。把培强做大预制菜产业作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加大政策支持,在寿光、诸城、峡山、寒亭、安丘、昌乐等地高标准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和特色园区,搭建预制菜产业大数据平台,举办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力争三年内全产业链规模达0亿元。推动泰国正大、新希望六和等全产业链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加快中粮90万吨小麦加工、正大国际蔬果产业园、智慧农牧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抓好国家设施蔬菜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畜牧、蔬菜两个千亿级产业。实施奶牛肉牛“双10万”工程,年内伊利10万头奶牛牧场全部建成投产,上半年开工建设日产0吨乳制品加工项目;引进安格斯肉牛3万头,加快建设1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链。实施农产品质效提升工程,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处,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0个以上。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创新拓展实现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国家农综区建设。加快实施核心区“3+9+N”产业布局,建设中国(潍坊)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农机智谷项目,打造“国际食品谷”“中国农机谷”。扎实推动中日韩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中国—乌拉圭“两国双园”等国际合作项目建设。探索形成一批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好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让群众告别烟熏火燎、柴火炭灰,实现安全清洁温暖过冬,年内完成10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新改建农村公路.8公里,完成“千村改造”电网升级工程,农村家庭基本具备百兆以上接入能力。做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留住看得见的乡愁。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国家级、省级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启动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成效,推动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加快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更大力度改善环境质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序推进落实“双碳”战略,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扎实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污染治理。统筹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超过天。加大黑臭水体和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以上。着力抓好危废固废、农业面源污染、新污染物防治,切实保障土壤和地下水安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宜林荒山生态绿化,修复治理废弃矿山37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加快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任务要求。大力支持氢能、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建设,年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万千瓦。深入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华电潍坊发电公司制氢加氢一体站、中石化13站加油加氢站规划建设,力争建成海化新能源氢气项目、滨海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新推广50台以上氢燃料电池车辆。发挥海洋碳汇优势,加快莱州湾滩涂生物碳汇实验室建设。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新增绿色建筑0万平方米。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全面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深入落实垃圾分类、限塑行动,努力建设“无废城市”。

(六)加快改革攻坚和开放发展,着力在重点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内力、借势外力、增强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探索实施市场主体“拿照即营业”,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掌上办”,做好双休日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大力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和县级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大市属国企整合力度。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抓好寒亭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寿光市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省级试点,进一步规范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标最高标准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千方百计扩外贸。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培育跨境电商人才1万人以上,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突破0家、进出口额突破0亿元。做大做实外贸增长基础,新增外贸企业家,总数超过家;新建海外仓20个以上。持续抓好出口货源回流,年内新增回流60亿元以上。加快做大服务贸易,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增外贸综合服务企业10家以上。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机遇,扩大对协议成员国的外贸和投资合作。多措并举抓招引。开展“招商六项行动”,坚持产业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园区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一体推进,新签约项目个以上,新开工项目个以上,纳统项目省外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其中“十强”产业项目到位资金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外资“一把手工程”,开展50场次线上线下对外招引活动,全年引进落地外资项目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提升“潍坊全球引才平台”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新引进博士、硕士人以上。办好第三届潍坊发展大会,凝聚起“走遍神州四方,还是家乡潍坊”的共识,让更多的在外潍坊人支持潍坊、宣传潍坊、投资潍坊。更大力度促联通。建成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及连接线,加快推进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建设,开工东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力争潍坊港疏港高速开工建设,开展潍坊至邹城高速前期工作。完成新机场立项。加强与胶东国际机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快高密至胶州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开展中心城区至滨海市域铁路、潍坊至董家口铁路、临朐至沂水铁路等前期工作。深化综合保税区北区与潍坊港一体化联动发展。放大欧亚国际班列功能作用。扩大国内外友城合作交往。

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年内即将开工建设,“京沪潍州咫尺间”指日可待。这一飞架京沪的黄金大通道,将使我市与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紧密相联,加快成就潍坊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新方位,助力潍坊创造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无限精彩!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倾情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幸福时时洋溢在群众的笑脸上。

着力稳就业保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9.4万人。实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全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做靓“零工客栈”服务品牌,全方位服务促进零工群体就业增收和权益保障。扎实做好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3年内建设公办幼儿园所、义务教育学校所、高中阶段学校10所,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公办幼儿园、都能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建成投用潍坊北辰中学、潍坊一中未来实验校区,开工建设潍坊市现代职教中心。抓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国家级试点。全面推进省市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等国家“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建设,鼓励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打造全国职教高地先行区。推动潍坊医学院升格医科大学,支持潍坊学院转型发展,积极申办山东生态环境学院。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个体从业、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开展跨省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试点,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全覆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加快结算进度,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持续推进“潍坊惠民保”。完成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

提高医养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疗改革,打造新型基层医疗、医养服务、健康管理三个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和“大学生村医”配备,高水平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建成启用老年大学新校区。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保持合理人口规模和结构。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提升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加强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新增托位6个以上。建设70个“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实施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巩固提升食安城市创建成果。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扎实做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指数。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创新提升风筝会、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中国画节、文展会等品牌节会。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推动“要动土、先考古”成为全社会共识,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开展黄河流域非遗系列活动,建成市非遗展示馆。加大普通话推广使用力度。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市档案中心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开展“调研潍坊”活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健全完善体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全民动起来、潍坊更精彩”品牌。借助冬奥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和产业发展。做好第25届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办好首届中国·潍坊马拉松比赛等高端赛事,打造城市运动名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争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国家、省民生政策和民生事项,接续办好30件民生实事,新增10件民生实事:(1)投入41.42亿元,建设公办幼儿园所,年内新增学位3.6万个。(2)投入27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学校68所,年内新增学位4.7万个。(3)投入7.3亿元,建设公办高中7所,年内新增学位个。(4)投入5.11亿元,提升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5)投入万元,开设名优教师网上公益课堂,丰富中小学生学习资源。(6)按生均元标准,保障公办小学、公办初中课后服务。(7)创设3.43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8)实施农村供水村级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年内完成个村改造任务。(9)投入1万元,实施中心城区照亮人行道工程。(10)在中心城区配置台“一键叫车”智能终端,方便老年人打车出行。

(八)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把安全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潍坊。扎实防控金融风险。拓展多元处置渠道,将不良贷款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强化对重点企业流动性风险的跟踪监测和及时处置。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八抓”“五张清单”“六知”要求,全面推广安全生产数据化、智能化管控。启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燃气、危化品安全集中治理,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防范、海洋灾害防范和综合减灾工作。常态化做好校园安全、防溺水、防一氧化碳中毒、禁止秸秆焚烧等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做实网格化管理。推广奎文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青州市“街坊议事”、诸城市“三区同建”典型做法,努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全面落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深化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打造爱心之城、志愿者之城,建设无障碍城市,让城市更加温暖、更有归属感。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社会治安起底式“大清查”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全力化解现存信访积案,确保信访工作持续向好。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拥军优属、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人防、海防等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深入落实省委“5+1”工作安排,牢牢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优化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更早更快、更严更实,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持续强化医疗救治、流调排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能力。不断优化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落实更加严格精准的源头管控和社会面监测防控措施,严防境外来人、冷链物品疫情输入,完善细化外来非冷链普通物品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国内重点地区入潍返潍人员随访检测,发挥好各类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和重点人群的“哨点”“探头”作用,做到涉疫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机制,加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启动建设市公共卫生安全中心,医院,增加医疗资源冗余度,全面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着力提高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接种率。健全完善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生产保障有效机制,统筹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行、项目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抗疫斗争仍在继续,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把握疫情防控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坚定信心,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