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代配药+互联网+线下就医上海全力打通医疗“堵点”
作者:顾莹乐琰林志吟
王大力原本是一家医药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上海封控期间,他也没有闲着,除了在线上班,近期他还成了“健康大使”,为社区居民服务。
封控期间,部分人群需要就医配药的问题逐步浮现。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代配药、“健康大使”咨询服务、医院全力保障线下就医等,都成为打通医疗“堵点”的方式。
每天排队3小时的代配药
在需要医药服务的人群中,有一些是属于患有常年的基础疾病,他医院进行配药。上海封控管理之后,这些人群的配药需求有待解决。
家住上海虹口的于丹是个95后女孩,她本身是一名高端定制旅游服务业者。“目前旅游业受到疫情影响,我也清闲,因此就成了代配药的志愿者。”
代配药有一套流程。需要购买药品者事先把自己的药品需求单、医保卡和相关的证明等给到居委会,而于丹则需要办理48小时的核酸证明,然后持相关的个人身份证明和核酸报告等在居委会办理相关出入证。
现在每天一大早起床,于丹就来到居委会,拿到这些单据和证明后,背上20多份居民的医保卡、医院,医院后开始排队的时间大约是早上8点。
“大部分这类需要配药的人都是内科,但也有内分泌科的,比如糖尿病。第一步我们根据大家的需要挂不同科室的号,然后去相关的科室继续排队,医生看了相关单据和医保卡后就会明白,接着开药方。拿到药方后,继续排队付费。付费完成后接着还是排队,去取药。”从8点医院医院,大约是3个小时。中午回到小区,于丹将药品给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会按照名单进行分发。
除了代配药,对于一些非急症的人群,社区还有微医平台“健康大使”。王大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成为“健康大使”有一套流程,需要检验个人身份和医药方面的专业资质等,具体为至少接种过2针新冠疫苗、有48小时内的核酸或者抗原阴性证明、能在小区内走动,确保把药品分发给本小区的患者、愿意帮助本小区居民解决购药问题。
审核通过后,王大力协助所在小区居民在线复诊购药,把送到小区门口的药物分发到具体的患者手中,并适当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居民。“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段时间‘健康大使’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了解从制药到用户终端的整体链条,今后更好地服务更多人。”王大力说道。
有志愿者提出,代配药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医院需要提前预约,而志愿者的核酸证明和出入证仅2天有效,如果有效期内没有预约上,则需要再走一遍流程,会耽误一些时间,医院方面有更好的沟通和对接,提升代配药效率。
互联网医药服务
除了通过志愿者和“医药大使”的帮助,需要配药和就诊服务的居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
据悉,1药网正式推出了“上海慢病用药防疫物资购买”服务,通过上线社区用药订单集中处理方案,解决社区居民“用药难”问题。
自上述服务上线以来,1药网日均收到的订单数量在份至份左右,这些订单中,有超过80%是属于处方药,主要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药物。在接收到购药订单后,1药网每天从上海安排专车专人,通过已打通的昆山至上海的绿色通道,前往公司位于昆山的华东运营中心取件,之后再原路返回上海,并将随车的所有订单按收货地址分别送往1药网设立在浦西和浦东的自提点。
近期,互联网医疗平台慧医天下上线了“药急送”服务,联合O2O合作药店解决慢性病患者买药难问题。
除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各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在疫情期间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当前形势,医链健康在4月10日紧急启动在线问诊和配药项目,并于4月13日正式上线。据医链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峰时段,平台一天问诊量可达人,近一半人有配药需求,问诊后,附近的益丰大药房可以直接配药到户。
目前,上海市35医院医院,市医院足不出户享受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线下就医指南
有些病患尤其医院进行治疗,该如何处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对于需要急救的患者,目前会分新冠阴性和新冠阳性,救治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也会有不同。针对阳性患者紧急情况,得到救治的最快路径是报给居委会,由居委会层层上报,直到抵达上海市卫健委。由于当下能医院和床位都较为紧张,上海市卫健委成立了就医需求组,能够接收到每个街镇的就医需求,再根据需求加急派单,非阳性的患者可以上报居委,也可以直接打。
在近日上海市防控办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民就医流程的通知》中提到,各医疗机构要及时转运、妥善处置急危重症患者,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及时予以救治。在危急状况下,患者也可医院是否停诊,对于开放的医疗机构的具体就医要求,医院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以上海交通大医院4月24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为例,进入院区无需核酸阴性报告,但若遇到需要脱口罩或接受其他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必须提供48小时内本市标准核酸阴性报告或证明,部分门诊手术或高危操作需提供24医院标准核酸阴性报告。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医务人员实施先抢救,同时完成快速和标准核酸检测。对于住院患者,在办理入院登记前,须持24医院“标准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
“遇到非常紧急,危及生命的情况,会直接按照治疗阳性病人的防护级别完成所有流程,保证流程上最快。当然,也会采取核酸快筛、缓冲病房等方案来应对不同紧急情况的患者。”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卞留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采取的所有防止院感的措施实际上是疫情前就已经制定好的应急预案。
4月24日上午,上海举行第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在会上表示,医院的门急诊业务量有比较大的增加。相比4月初,36医院的门诊量增长了%,急诊量增长了65%。36医院中开设了33个急诊就医点,保障急诊急救服务供给,保障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近期,还通过增设专人接听、设置语音提醒等方式,保障与市民沟通渠道的畅通。
“针对孕产妇、放化疗患者、血透患者等特殊群体,医院也探索了一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措施。我们还在18医院增设了26个应急血透点,为有特殊要求的血透患者提供服务。近期,医院也努力为住院患者开展限期和择期手术,同时重点梳理、优先开展恶性肿瘤(限期手术)等各类疾病的手术。从监测数据来看,医院的住院手术量不断上升,本周的手术量相比4月初增加了1倍。”王兴鹏表示,在本轮重症患者救治中,坚持三个原则,即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
(文内王大力、于丹、张勤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