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如何崛起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5/2/23
河北省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梁子栋摄/光明图片工人在华北制药北元分厂药品制剂生产线工作。梁子栋摄/光明图片工作人员在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质检中心进行药物实验。梁子栋摄/光明图片深冬时节,寒意已浓。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区,一家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人员紧张忙碌,生产环节热火朝天,充满生机与活力。石药集团抗体发现室里,部门主任丁焕弟正忙着查看最新的实验结果;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制剂研发室内,工作人员刘鑫聚精会神操作着移液器,调试着注射液的比例……近年来,石家庄市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该市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药品生产基地,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引领,化学药为主体,现代中药为特色,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石家庄市考察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速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让一批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来到石家庄,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展开调研。1.串“珠”成链产业集群蓄能起势踏入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A12栋1层,东海制药(河北)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宽敞明亮,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不时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两条软胶囊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我们是总公司在全国开设的首家拥有软胶囊生产基地的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雅楠带着调研组成员一路走,一路看,她说,正是看中了石家庄深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服务等优势,公司才安心选择在国际生物医药园“安营扎寨”。“企业聚集,共享机遇。”张雅楠详细介绍,石家庄市日益完善的产业链为企业之间带来了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实际上,今年7月,在公司的软胶囊生产线尚未投产前,他们在高新区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就把碳酸钙咀嚼片的生产委托给当地另一家药企。“这样资源共享,我们不用新建生产线、购买生产设备,省钱省力,而合作企业也能增加订单,获得效益,可谓一举多得。”“自年启动建设以来,2.8万亩的园区已构建起集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有理想、有信念的创业者,汇聚了大批优质的生物医药企业。”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党组书记秦吉辉介绍,目前,园内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家,累计承接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生物医药类项目65个。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良好发展生态和深厚产业基础。素有“华北药都”之称的石家庄,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拥有5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达家,产业基础雄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石家庄市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助力汇集创新资源,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石家庄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吴书科介绍,如今,在石家庄,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神威药业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迅速发展。同时,石药集团智能制造“灯塔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动能十足。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石药集团智能制造“灯塔工厂”项目正加紧施工,现已完成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外装和产品规划设计。石药集团工程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王建明解释,“灯塔工厂”是工业4.0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工厂,代表着全球智能制造的较高水平。该项目按照智能制造和国际化标准建设,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可实现连续化制造、无人化操作。建设完成后,将以生产高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为主,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药生产基地。为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增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动力,近年来,石家庄打造了以高新区为重点,以经开区、栾城、赵县、晋州为配套的区域产业布局,建成了以生物技术药物为引领,化学药为主体,现代中药为特色,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这里生根成长。在赵县的仁合益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工人们忙个不停,生产线上的一组组药剂被精准注入瓶中,等待着下一步的质检和包装。“近两年,集团在原料药、注射剂、吸入制剂、小输液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和难溶药物固体制剂的研发与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市场供不应求。”仁合益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英介绍说,年集团营业收入达15亿元,纳税1.1亿元。“目前,赵县共有医药企业29家,其中规上企业20家,拥有省、市以上研发中心的企业12家,形成了‘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医药包装’的全产业链发展基础。”赵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白英辉介绍。“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全市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6%,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吴书科介绍说。2.梧高凤至让人才“安居”更“安心”“之所以选择石家庄,是因为政策支持力度大,对人才足够重视,产业发展前景好,也为个人发展创造了空间。”在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刚刚从实验室结束忙碌的陈道宏博士道出了他选择来石家庄、来正定发展的原因。陈道宏是正定县引进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年自美国归国后,到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不久前,由他带领完成的“西地那非生物等效性试验”项目顺利通过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及相关专家的验收。“在石家庄拿到人才绿卡后,不仅住房问题顺利解决,而且在就医、交通等方面都有优惠待遇,就连家人都能享受一系列的优待,完全消除了后顾之忧,要想的只是怎么施展好才能,把事业发展好!”陈道宏直言,石家庄的人才政策很温暖、很贴心,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都充满了吸引力。近年来,石家庄市把人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根据石家庄人才绿卡政策,凡是引进的持卡人才,不仅可享受教育、医疗、户籍办理等优惠政策,还可享受房租补贴和入住人才公寓的保障,让各类人才安心在石家庄扎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人才绿卡A卡张,B卡张,县(市、区)卡张。人才绿卡已成为石家庄打造的引才聚才“金名片”,为各行各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招才引智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今年6月,石家庄市召开“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开发区建设动员会”,从全市在编在岗干部中选派首批40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奔赴经济发展一线,支持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石家庄正全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在正是我学以致用、施展拳脚的时候。”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叶盼,年到石家庄工作,在多部门多岗位历练,也对石家庄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更深的认识。谈到被选派至石家庄高新区工作,他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竭尽所能干好工作,为石家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围绕人才管理、评价、激励、流动等各环节,持续“放权松绑”,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领军人才最高可获1亿元项目支持资金;高校毕业生最高可领5万元安家补贴;来石家庄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入驻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孵化器,享受研发设备、场地、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政策支持……今年5月,石家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12条人才新政含金量满满。11月3日,石家庄市再次出台《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首次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分期设立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石家庄人才贷”贷款额度由最高万元提高到1亿元;到企业工作的B卡人才除享受购房、租房补贴外,还将获得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15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新政策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