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谜一样的太和县,不靠江海,没有矿山,偏居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3/1/22

太和,安徽省西北角的一个县。那里的人乘长途客车到省城合肥去,行程将近公里,需要三个半小时,买一张票都得花一张百元大钞。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县,在年却登上了安徽省十强县的榜单,排在第9位,实在是一个谜。

有人说,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得益于它们占有了好位置,受合肥市的拉动比较大。而今,面对太和,我在问:太和县是靠谁拉动的呢?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太和县,之前写作“泰和县”,寓意“太平祥和”,在约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将近万人。

太和县隶属于地级阜阳市。它的东边是亳州市的利辛县、涡阳县,西边是县级界首市,南边是阜阳市的临泉县,北边,除了与亳州市的谯城区接壤外,就是与河南省的郸城县相连了。

除了有铁路、公路穿境而过,设有若干个车站外;除了地域面积大、人口众多外,太和县似乎没有任何经济发展的优势可言。

那么,地处我们淮河流域北部的太和县,是靠什么创造了强劲的经济实力,而登上安徽省十强县榜单的呢?

有人说人口多,负担重。我查了一下网络,据有关资料显示,年,太和县连续外出打工在半年以上的人数、以打工为主而未超过半年的人数,两者相加达到了20万人。由此可见,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人多力量大”,则是更多的人坚信的基本道理。什么事情不是人干出来的?什么价值不是人创造的呢?作为一个人口大县,太和县则把发展的目光盯在了人这个要素上。

比如,太和县自称“诗画太和”。这话不是说着玩的。因为全县有国家级书协会员40人、美协会员11人,省级书协、美协会员人,形成了书画艺术的雄厚实力。这其中有的人,也是我的朋友。

再比如,太和县20万人的打工队伍里,每年都会有新加入的人,也会有退出来的人。换个角度说,这一支不断变动的队伍,其实也是一支可以带来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的创业大军,当地人称“农商大军”。

太和现代医药产业主要就是依托“十万草根闯市场”而闯荡出来的。

如今,太和已经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这就是现代医药产业、绿色新能源产业、发艺文化产业、塑化筛网产业。年,在四大主导产业中,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有家,实现工业产值亿元。

关于这些产业,我不太了解,但是在太和流传着这样的两句话,听起来很感新鲜。

“买全国,卖全国”,是太和县现代医药产业从形成一直走到今天的形象描述,10万农商大军依靠便利的交通,采购、推销药材,在当地一步步地做成了全国性的专业大市场。

“世界薄荷看中国,中国薄荷看太和”,仅薄荷一下,太和县就有8万亩的种植面积,并且主要卖给当地的一家制药企业。

过去,我只知道亳州市有一个大型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世界有名,哪里知道,如今在它的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县,也形成了一个全国有名的现代医药生产基地和专业大市场呢,实在是孤陋寡闻。

在安徽省的西北角,不靠海,不沿江,仅有一条淮河的支流——沙颍河穿境而过,虽有一些矿产资源,但并没有充分开发,却做强了四大主导产业,成为安徽省的十强县、皖北地区的第一强县。

这就是太和县。

这就是这块热土上的人们,抹着汗水创造的业绩。

我经常和一些朋友交流一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是有人抱怨自己不具备区位优势,或者羡慕人家拥有充足的矿产资源。我想,这些朋友可以到太和县去参观参观,去亲身感受一番“太和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