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症状表现 >> 正文 >> 正文

青托成长故事二十三黄闰月岭南中医,中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5/6/20
<岭南中医,中西汇通,传承创新

黄闰月

我是广州中医院的一名青年学者,入选-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此项目旨在帮助中医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黄金时期做出更多成绩,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开拓国际视野,成为单位学科、学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能够入选该项目,成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人之一,我倍感荣幸。

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我发展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研究领域,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分子基础,建立和完善能承载“中药复方DMARDs”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的研究体系。紧密围绕“血瘀致痹的分子基础及其影响是什么”的科学问题,从COX-2/TxA2正反馈激活通路介导炎症微环境等创新性角度出发,明确血瘀证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症、肺间质纤维化、炎性骨破坏等病理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此为基础,创新和建立能用于中药药效评价和机制研究的生物学模型,筛选可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DMARDs”,助力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广州中医院开始建设“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作为实验室骨干和临床转化与治疗方向的秘书,以血瘀证为借鉴,进一步探索中医湿证的系统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组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研究多个维度阐释湿证的科学内涵、挖掘有效靶标和方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免疫分会大会报告)

通过三年的培养,我作为被托举人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于年晋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年评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也获得了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年)、珠江科技新星(年)、广州市科普名师荣誉称号(年)。在此期间,获得各级课题资助8项,发表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申请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依托本项目,下一步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阐明“血瘀促进骨痹”中医学理论的分子机制,将聚焦COX-2/TxA2正反馈激活通路对巨噬细胞破骨分化过程所发生的细胞代谢重编程和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探索并实践中西医结合理论创新;同时开展基于生物学模型探讨活血化瘀法方药对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防治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药复方DMARDs”科学内涵;二是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合作,继续开展中医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筛查、数据挖掘,以及临床和基础研究,希望通过联合攻关取得中药新药或疾病机制研究的新突破;三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多维度研究湿证相关慢病的疾病机制、新型生物学模型和有效干预方药,探讨中医学异病同治和从湿论治的科学内涵,为控制慢病复发提供一些中医药的解决方案。

(拜师受首批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

再次真诚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中医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的宝贵平台与成长机会,为期3年的"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即将结束,我将在中医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长与进步,不辜负学会的培养!

黄闰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免疫相关疾病研究,创新性发现并命名“COX-2/TxA2自反馈激活通路”,获得国际同行证实与肯定,并证实该通路是血瘀证的重要分子基础;提出“中药复方DMARDs”学术理念,研究开发风湿病治疗药物。

通过三年的培养,他于年晋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也获得了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年)、珠江科技新星(年)、广州市科普名师荣誉称号(年)。在此期间,获得各级课题资助8项,发表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申请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同时推动工作单位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中心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风湿科的科研合作。

香港回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