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异常症状 >> 正文 >> 正文

2022中国医药研发博士成标配,资本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3/5/10
北京荨麻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全国余家上市企业中,研发人员数量达17万人

1月24日晚上八点半左右,小刘刚刚离开实验室。

他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病原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正在做着一项偏肿瘤方向的实验,“不出意外今年应该能毕业”。

年10月,猎聘发布的《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招聘报告》显示,新冠疫情以来生物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招聘年薪在10万到40万元区间的比例达到62.2%,疫苗赛道新发职位同比增长72.92%。

抢人才,这成为大批创新药企在拿到融资后要干的第一件事。就仿佛有的互联网企业一样,App还没上线,年薪百万的程序员大咖倒是请了不少。所以,“今年能毕业”的生物学博士,理论上意味着马上就能获得高薪的就业机会。

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药企研发人员对健识局表示:目前的大趋势下,药企大多不会吝啬在研发上的投入。

但是对科研人员来说,“研发投入”的钱也不是好挣的。去年9月刚刚直博到一所大学生物专业的小李,在了解到实验室的师兄们平均7年才能毕业后果断转了硕士。硕士只要读三年。

但硕士和博士,在创新药企圈子里,那就是天壤之别。

最“卷”行业

“硕士及以上学历”“相关工作研发经验、基本技能”,在医药研发岗位的招聘要求上,这是最常见的要求,也是最基础的两项。

一家刚上市的创新药企内部人士告诉健识局:“我们这里高管都是博士学历,否则根本到不了公司高层。”

这是很多企业用人的现状,不光是高层,连基层职位标配一般都要求博士。大部分应届硕士进入药企后只能参与基础的实验工作,不能自己设计实验,更不能参与制定实验进度。朝九晚五,偶尔加班,生活倒是规律,但未来晋升空间看得到头,薪资“也就那样”。

十年前,生物医药行业硕士毕业就能拿到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放在今天,博士才是药企研发岗青睐的对象。“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写硕士及以上,但肯定会更偏向于博士。另外,公司的晋升机会也会优先给有博士学历的人。”

年前后,中国还没有那么多first-in-class,仿制药才是国内药企更熟悉的词汇,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甚至说,根本不需要什么研发。

有药企研发人员对健识局表示,这一时期,外企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实验室,“大家干得虽然红火,但总部不指望中国能做出什么新药”,大部分是将国外基本成型的化合物拿到国内来做进一步试验,积累数据、扩适应症或做转化科学,相关的岗位也都集中于临床前研究,“压力并不大”。

但到了年左右,外企这些水分很足的研发部门陆续关闭。第一批海归科学家创办的创新药企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创新”对那时的中国医药界来说是一场全新的探索,大家都挑好做的先做,问题很快暴露:靶点扎堆现象首当其冲,先是“替尼”热,再是PD-1,好像不把热门靶点堆在自家的研发管线里,就不是新时代的biotech。

有药企研发负责人对健识局感慨:当下的很多企业,不设靶点发现部门,也不做高通量筛选,而是选择等有数据之后再跟进。

对于企业而言,节省成本、提高效益,进而实现快速发展的初衷固然无错。但随着这种思路成为主流,“创新”的故事,终究还是被讲成一场无休止的内耗。

于是,现在那些想跳出内耗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基础研究,把宝都押在了科研上。

准确的说,很多科研的钱,其实砸在了学历上。“博士总要比硕士更有可能出成果”,这是一个简单朴素的逻辑。

冰火两极

研发一个新药普遍认为需要10年时间,但中国的环境等不起。

年开始的“共享经济”,火了3年;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火了4年;年开始的VR概念,火了3年;年开始的区块链概念,火了1年……谁能保证生物医药能一直火下去?

这不是医药行业的观点,而是众多资本方的观点。因为从年开始,投创新药的资本就一年比一年少。

生物医药的风口大约从年开始刮起,这一时期,药审改革释放利好信号,港交所18A新政出台,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一批国内本土创新药企业快速崛起,一度被冷落的医药市场步入春天。万德数据显示,年巅峰时期,国内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投融资金额一度超过亿元。

平均三四年的风口周期和平均10年的研发周期,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以,中国才会出现靶点扎堆的现象,以至于各家创新药企都在说:每家企业要找的人,都是同一拨人。

猎聘报告显示,年时,生物医药中高端人才的平均跳槽周期为4.1年左右。但到了年,这一数字已经缩短至3.65年。有药企人士回忆,年左右开始,原本离职率很低的公司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跳槽。

随着投入资本总量的减少,已经拿到融资的药企自然更加希望活得久一些。招博士已经不过瘾了,直接挖成熟研发人员,带着科研成果来转化,成为最直接的方式。对资本来说,也最醒目。

这一趋势造成了生物医药行业科研人员的薪酬高下差别很大。年,上海、深圳平均招聘年薪均突破30万元。健识局了解到,有的初创公司拿出种子轮1/6的钱用来招高管和研发;有些有海外或外企背景的人才,身价翻个两三倍都不是稀奇事。

“标配博士”的背后,是各家创新药企对研发开展速度的焦虑。“快”,这个看起来就和生物医药气质不太搭的形容词,正在成为各家企业追求的目标。

这样的过度挤压下,科研变得不再有韧性和延展性,而是成为刚性的任务,进而变成赤裸裸的学历歧视。退了博士、在读研一的小李就说:“想做研发,门槛高;想进编制,很难找到与之相配的岗位。”如果你又碰巧是个平平无奇的本科生,除了转行没别的办法。

不少生物类本科生转行去做“医药信息沟通专员”。这个职位听起来还是挺高端的,但翻译过来放到网络上,可能是个老百姓看见了人人喊打的职业:

“医药代表”。

前路漫漫

年,可能会是创新药行业“从速度到质量”转变的关键时点。

资本不再充足,靶点已经爆满,医保乐见竞争,生物医药行业不可能再延续5年前的发展模式。回归真正的创新,追求真正的first-in-class,这或许才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方向。

科研还是第一位的。万德数据显示,截至年,国内余家上市药企的研发人员数量已经接近17万人。大部分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药明康德、美迪西等CRO企业,研发人员更是占到80%以上。

首创证券调研显示,A股家样本上市药企的的研发费用由年的.6亿元增值年的.6亿元。年,研发总支出达到5亿元以上的上市药企达到33家,10亿元以上者8家。

数据来源:万德数据

今后要比“真创新”了,前述药企人员表示:“目前企业愿意投入在研发上的精力和金钱都比较多。”

科研的主体,除了资本支持下的企业之外,其实还有科研机构。数据显示,年至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资助的研究项目总计多达项,资助金额超过亿元。“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或基金的设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后盾。

体制内高校、研究所成为归国或本土研究者“落脚”的另一个选项。健识局了解到,目前生物类专业的博士在市场上稀缺,部分原因在于大量人才都流向了学术界。一方面在于稳定;另一方面,研究方向和课题也不会受企业发展战略的限制,“能够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博士生小刘笑称,身边博士朋友的首选项大多都是高校。“但当大家发现高校没那么好进之后,也会转向企业。”

在学术界站稳脚跟后再转向工业界,成为生物医药科研人员青睐的一条发展路径。

这一点在前沿的生物科技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天津一所高校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工作者对健识局表示:“科学家自主创业”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基因治疗公司的主流选项。如北大魏文胜的博雅基因、上海科大陈佳的正序生物等。他自己也准备在合适时机成立自己的公司,吸收风投资本,把专利转化为临床药物。

靠国家科研实力支撑起基础研究,资本助力推向产业化,这似乎是平衡研发周期和风口周期的好办法。

这股风潮,也值得如今还在苦苦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药企思考。

古月

运营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创新药企##医药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