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临床检查 >> 正文 >> 正文

医药迎来小阳春,创新药板块还能上车吗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5/2/23
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此前表现低迷的医药板块,近期可谓迎来“小阳春”。

Wind数据显示,截至年4月17日,医药生物(申万)年内涨幅达5.56%,位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12/31名,一改前期垫底颓势;同期创新药指数(.WI)上涨12.66%,大有成为医药“领头羊”之势。从年以来的走势来看,创新药指数至今跌幅收窄至9.30%,弹性明显好于A股医药整体以及沪深。

但在CXO龙头减持消息影响下,4月18日医药再度回调,医药生物(申万)跌超1%,前期强势的创新药行情也有所熄火。那么该如何看待创新药此轮行情,现在还能“上车”吗?

图:创新药弹性好于医药整体,数据来源:Wind,/1/1-/4/17

01两大因素催化创新药行情

创新药之所以走强,主要有两大因素催化——

首先是重磅学术会议(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近期召开,该会议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聚焦了来自全球各地高质量的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由于该会议更加聚焦临床早期和临床前阶段,因此是观察各大创新药企新药进度的重要“窗口”之一。数据显示,今年AACR年会上,来自国内的报道约有项,创出历史记录,国内创新药龙头纷纷“秀肌肉”,提振了市场信心。

图:AACR国内创新药厂商影响力不减,数据来源:华创证券

其次,创新药作为风险资产,近期海外流动性有所缓解,美国一系列数据指向通胀有所降温,市场博弈加息温和。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目前押注5月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达85.2%,暂不加息概率降至不足15%。卖方机构认为,年内加息拐点有望出现,创新药等风险资产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02国内创新药成色几何?

如果说学术会议只是短期催化剂,那么奠定创新药中长期行情基础的,则是行业持续多年的耕耘成果。虽然目前行业融资尚处在冰点,年创新药社会投资同比下降54%,但八年来国内创新药从无到有,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年,新药上市数量由45个增至85个,IND(临床研究申请)从起增至起,NDA(新药上市申请)从49起增至起。过去十年,中国累计批准上市新药的数量占到全球的15%,本土药企在研新药管线占全球的33%,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参考:公开报道,/4/10)。

与此同时,国内创新药出海步伐加快,对外授权总金额创新高。数据显示,年至年中国企业对外授权交易项目数量与金额均快速增加,年中国企业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合计约亿美元,同比年增长90%。

创新药浪潮下,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逼近万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约亿,占医药市场总体的59.5%,年预计增长至亿元,创新药依旧是医药最有潜力的子赛道之一。

不过,创新药迅猛发展背后,尚有部分行业老大难问题待解,比如创新能力不足、靶点“内卷”严重、商业化进展缓慢等。业内人士在此前第七届医药创投大会上指出,全球前十大创新药热点靶点的集中度为7.68%,而中国这一数值为19.38%。在最拥挤的几个靶点如EGFR、PD-1、PD-L1、HER2上,国内在研项目在全球靶点的占比达到30%-50%。

不过行业“内卷”现象,或有望随着近年创新药审评政策出台而得到改善。自年7月以来,CDE公开征求肿瘤药物、单臂临床试验相关指导原则的意见,政策重点扶持医药“真创新”,终端竞争将走向以临床价值取胜的阶段。

华创证券认为,政策压缩了仿创品种空间并大幅改善内卷竞争格局,类似PD-1/PD-L1抗体领域的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体系崩溃出现概率降低,长期有利于推动真正创新品种临床的大范围应用。

“真金不怕火炼”,在此次AACR上,不少国内企业也交出了自身在ADC领域的答卷,其中恒瑞等企业的临床数据较为喜人。数据显示,恒瑞医药旗下的药物SHR-A治疗HER2+乳腺癌的客观缓解率达82.2%(仅作为服务信息使用,不构成个股推荐)。

图:AACR年会国产新药临床数据汇总,数据来源:华创证券、AACR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