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临床检查 >> 正文 >> 正文

医药行业真实估值水平如何AI医疗新技术会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5/2/21

首先,我们看下医药行业究竟有多便宜。目前医药行业的整体估值约为28倍。而在最近10年的历史上,医药行业最高的估值是74倍,最便宜的估值是24倍,平均估值水平为40倍。如果单考虑市盈率的估值因素,那么医药行业的估值已经是历史上最便宜的8%以内区间了。但考虑到医药行业在疫情前两年存在利润突然大增的情况,利润被提前释放,后劲不足,所以,我们还要考虑净资产的比率指标。对数据进行加权修复后,医药行业目前的估值水位是25%,也就是说医药行业比历史上75%的时候都要便宜。毫无疑问,医药行业是低估的。

医药行业近10年估值变化

上一次医药行业出现如此低估的时候还是在年底,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医药行业在年和年大涨%。而在大涨之前,医药行业也曾在年、年折戟沉沙2年时间,基本没怎么涨,但这不影响它后面两年大涨%。所以,前面的两年是磨炼,经得起磨炼方能修成正果,如果一个和尚出家后,连打坐都坚持不下来,天天东张西望、左顾右盼,那他指定成不了得道高僧,迟早还得还俗。

而通常在医药行业达到如此低估程度后,它的下跌空间就比较小了,而上涨空间则很大。目前积极信号也在出现,比如医药行业的公募基金持仓比重环比增加,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也说明了机构的态度。此外,医药行业整体业绩的确下降不少,但现在也已经企稳,恒定在了一个平台线,向下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没什么好担心的。今天我们重点聊一下ChatGPT等人工智能对医药行业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场景肯定会越来越广,比如医学影像、精准医疗、医疗信息化、药物研发等等。尤其下面两个细分赛道更有想象空间。

机构增持医药行业

首先,制药领域。人工智能会给小分子药物靶点确定、DNA测序分析等方面将带来质的飞跃。它可以通过筛选技术来寻找活性因子,可以对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预测,对药物吸收、代谢、毒性进行预测。关键是,人工智能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检索、测算的组合数量是人类的N倍,这会大大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部分研究数据显示研发周期能缩短一半,成本下降的同时,研发成功率更高,这就是生产效率成倍提升的典型路径。

其次,病理诊断。它是基于图像信息的诊断方式,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当下病理医生大量短缺,而随着病理人工智能的出现,它会大幅提高医生阅片的速度,弥补病理医生缺口。目前,不少公司都在布局病理AI技术,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也在陆续取得医疗器械三类证,医院销售和使用的资格。比如“某必平”基于腾讯的独家人工智能算法,推出了用于宫颈细胞学的人工智能产品;还有基于显微镜场景的智能化产品;基于扫描仪的AI诊断系统等等。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机器人工智能的诊断结果和病理医生十分接近,而效率却大幅提升。

比如,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良恶性病变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准确度高达99.1%,作为对比,病理医师准确度为99.5%,已经无限接近。根据机构的预测,全球人工智能病理检测市场规模在年可以达到13.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3%,咱们国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很可能是革命性的,是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每一次被称之为技术革命的创新是以什么作为衡量标准呢?是以生产效率是否大幅提升为标准。

空间挺大

最后,政策层面,国务院在去年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提出,推出一批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设备,并把推动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作为重点任务。此外,国务院在今年3月份的《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意见》中重点强调,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因此,政策对人工智能医药应用的支持也指明了方向,再结合人工智能本身极快的成长速度,它很可能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新生推动力。

政策支持

本文为郭占元原创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只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