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西南证券)
医药行业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表现回顾年H1医药行业复盘
年初以来(截止0616),申万医药指数下跌3.49%,跑输沪深指数5.86%,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年初以来(截止0616),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大,血液制品上涨(+10.5%),医疗疫苗跌幅最大(-21.1%)。
纵向比较医药行业行情走势,过去一年受医药行业政策影响,行业市场情绪波动较大,累计涨幅2.07%,跑赢大盘10.1个百分点;分子行业来看,血液制品为累计收益率最高的子行业。
年医药行业分化加剧,结构化行情显现,翻倍的个股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只有1家。跑赢医药指数超过pp的有1家,为首药控股,首药控股的三代ALK和RET抑制剂进入收获期,驱动股价大幅上涨。
纵向看:截至年5月31日,医药行业PE(TTM)为28倍,处于历史估值中枢以下,有所回归。溢价率看:截至年5月31日,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相对沪深指数溢价率为%,相对上月分别上涨25.8pp、36.1pp。
医药子行业市盈率横向看:医院(95X)PE(TTM)最高,体外诊断(11X)最低。23年年初至今,子行业估值溢价率提升前三名:中药Ⅲ(+49.8%)、体外诊断(+30%)、医疗耗材(+0.7%);后三名:医院(-.2%)、线下药店(-76.9%)、疫苗(-53.7%)。
医药行业数据回顾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1.6%;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2.8%。受集采和国谈等影响,Q1医药制造业持续负增长,整体表现走弱,后续有望恢复增长。PDB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Q1PDB医院药品销售额亿元,同比上升0.05%,其中Q1/Q2/Q3/Q4单季度医院药品销售额分别为亿、亿、亿、亿,同比变化0.93%/-13.23%/-0.61%/-10.98%,我们认为,年医院药品销售额恢复正向增长,集采、国谈和疫情影响趋弱。西南观点: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宏观上医药工业收入增速低于10%,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消费品等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展望年下半年,我们预计医药工业整体将持续回暖。
医保基金收支数据:医保基金收入从年的.9亿元增长至年的.7亿元,CAGR达19.5%;医保基金支出从年的.4亿元增长至年的.7亿元,CAGR达20.9%,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年1-4月,医保基金收入.1亿元(+8.1%),医保基金支出.2亿元(+23.1%)。
住院/门诊费用:-年,门诊/住院费用快速提高,-年增速放缓,而后随着医保控费政策加紧,医疗费用增速进一步放缓,年由于疫情医疗费用快速提高。总体来看,除去年疫情原因,年后门诊费用增速持续下降,住院费用增速波动中下降,但整体费用依旧不可避免的增长。门诊费用从年的.9元增长至年.2元,住院费用从年的.5元增长至年的12.9元。
医药子行业年中期投资逻辑医疗器械:春风化雨,探寻四大投资机会
两个复盘一个总结:年上半年常规业务逐季回暖。从年以来复盘看,器械产业经历“国产歧视”-“自主创新”-“进口替代”-“控费常态“等几个阶段,从年复盘看,疫情、集采政策、贴息贷款是影响器械板块最大的变量,全年IVD和设备指数表现较好,从业绩总结看,剔除新冠个股,年器械板块因疫情压制常规需求导致板块承压,其中影像、内镜、眼科等细分赛道业绩表现较好,Q3-Q1常规业务逐季回暖的态势明显。
创新、复苏、出海、AI医疗是年下半年的核心方向。展望年下半年,从控费政策看,DRG给国产器械公司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随着越来越多集采有兜底保障且降价可控,控费的政策底逐渐出现,叠加经济复苏,门诊量、手术量上半年增长明显,逐步恢复。十四五规划的“供应链自主可控”大方向亦有坚实基础。此外,国产器械的性价比得到全球认可,国产厂商陆续开启国际化征途。最后,AI赋能的医疗影像及CDSS与病种质控方向预计也将迎来结构性机会。因此,预计年下半年器械板块,春风化雨,四大投资机会显现。
创新药及制剂:行业趋势向好,挖掘低估值、强催化优质标的
我国创新药行业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从Metoo到Mebetter甚至FIC/BIC,从立足本土到迈向国际,从追求Fastfollow、扎堆网红靶点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自主研发。正如年度策略所判断,板块估值迎来触底反弹,政策支持持续,疫后复苏开启,研发、出海和商业化重要进展驱动板块行情演绎。
①行情回顾:疫后复苏奠定基调,医保谈判和研发里程碑驱动板块行情演绎。年截至6月16日,化学制剂(申万)指数涨幅3.17%,阶段高点为4月17日涨幅10.06%;A股创新药标的指数涨幅18.77%,阶段高点为4月17日涨幅23.89%;港股创新药标的指数跌幅15.75%,阶段高点为1月13日涨幅11.02%。
②政策回顾:持续鼓励新药研发,强化新药审批提速。近年来,国家鼓励新药研发、加快审评审批的同时,从政策层面开始规范并聚焦提升制药企业的研发实力,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年4月,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创新研发进程,加快创新药品种审评审批速度。
③业绩回顾:23Q1单季度收入增速为阶段最高,盈利能力企稳。选取A股49家有收入和利润的药品板块公司,年Q1收入总额增速为8.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5.3%。收入和利润有所提升,1月份略受疫情影响,随后呈现复苏趋势,单季度收入增速为阶段最高。从盈利水平看,随着集采、国谈等“政策底”显现,板块整体盈利能力企稳,Q1行业毛利率(56.1%)环比+1.8pp、同比-0.6pp,净利率(13.3%)环比+4pp、同比0.4pp。
④市场回顾:23Q1药品销售额同比持平,1-4月诊疗人次明显复苏。从PDB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看,年Q1PDB医院药品销售.2亿元,同比增长0.05%,1月受到疫情放开的阶段性影响,Q1整体药品销售额同比基本持平,预计年Q2起将有更明显的改善。以重庆市卫健委披露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月度数据来看,年1-4月重庆市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9.7%,整体呈现疫后复苏趋势,医院同比下降3.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比增长55.5%。
中药:预计相对稳定
政策持续利好,逐步实施兑现。1)供给端:年工信部等九委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表示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二十大”提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有望进一步加快中药创新药上市。2)支付端: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五方面充分发挥医保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作用。3)需求端:提升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需求,扩大中医医疗服务机构覆盖网络。
国企混改释放红利,股权激励值得期待。中药行业国企混改以及公司治理改善加速推进,1)国企混改下引入新股东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云南白药、太极集团、广誉远、达仁堂不断深入推进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2)云南白药、华润三九、江中药业等国企相继推出股权激励,极大释放员工积极性;3)部分国企在公司内部治理上锐意革新,同仁堂、东阿阿胶等企业完成库存清理工作,随着积极主动的改革策略提高效率。
血制品需求持续复苏,产业资本投资布局彰显行业价值
血制品需求持续复苏。Q1相关重症治疗拉动血制品需求快速上升,医院人白23Q1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35%,静丙销售额7.8亿元,同比增长超60%。二季度以来,预计院内常规诊疗逐步恢复,纤原、人白等品种率先受益,全年血制品需求持续复苏。批签发方面,静丙签发维持较高增长。Q1静丙获批批,同比增长40%。人白批签发增速或出现波动,年4-5月人白获批批,同比下降20%。H2我国采浆增长受损,考虑到血制品行业的采投周期,随着年采浆逐步正常化,全年产品供给增长有望逐步提速。
产业资本频繁投资上市血制品企业,彰显未来行业发展潜力。华润医药、陕煤集团看好血制品行业发展机遇,近年分别投资入股血制品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派林生物。上海莱士近日公告拟以不超过10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高额回购彰显管理层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空间充满信心。血制品行业具备资源属性及牌照壁垒,近年来血制品的临床价值愈发凸显,十四五期间新浆站的建设投采将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医药分销:稳中求变,重视产业上下游延伸价值
复盘Q1:分销板块整体呈复苏趋势,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年,17家医药分销公司实现收入.3亿元(+7.6%),归母净利润为.9亿元(-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2.4%)。板块22Q1-23Q1单季度收入分别为/.3/.9//.7亿元,同比增速为7.6%/4.2%/11.3%/7.4%/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57.1/38.9/18.1/42.2亿元,同比增速为-23.5%/7.4%/19.4%/-9.8%/20.9%;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44.3/37.2/12.2/39.8亿元,同比增速为5.7%/5.5%/12.7%/-29.3%/17.7%。年分销板块受多地疫情散发的影响,院内门诊量受限,四大类药品管控,以及药品和器械集采的持续扩面,业绩增速持续放缓。Q1分销板块疫后恢复性增长,且由于Q1业绩低基数,Q1增速表现亮眼。
展望下半年:1)紧抓疫后复苏主线。受疫情影响院内门诊量下滑,疫后门诊量、用药量持续恢复。此外,疫后院内现金流压力减弱,流通企业回款账期有望缩短。2)业务转型逐步兑现。流通企业多年布局高毛利业务,如创新药、中药、零售、SPD项目等,新增业务利润占比持续提升,逐步步入收获期。3)紧抓国企改革主线。国资委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促进整体经营质量提升,未来有望推进中长期激励,多维考核结果联动管理层薪酬,激活企业活力。
药店:估值持续回调,业绩具备韧性,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