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持续发布政策,引导并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年,国家卫健委提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预算,并设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以促进院间信息共享。年,《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发布,医院建设成效指标,进一步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
在专访中,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儿科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原信息中心主任、第三届北大医疗卫生CIO班学员于雪梅女士作为嘉宾。作为医疗行业的资深CIO,于雪梅处长在推动医疗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院CIO在推动医疗医院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分享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分析行业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在访谈内容中,我们能深入了解该如何有效整合医疗信息资源、优化信息系统、推动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以及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技术能够为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和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这次访谈将为业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医院的发展历程
医疗水平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政策的推动与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等趋势下,行业信息化变革和智慧改造成为必选项。
-年,医院总收入增加的同时,总支出也在随之增加。由于国家要求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北京为例,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同时,项医疗服务价格将规范调整。年初医院处于停滞状态,对比年同期,医院的诊疗人次急剧下降。在疫情面前,医院原始的运营和成本控制面临挑战。加速医院建设迫在眉睫。
从医院的信息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首都儿科研究所(下称,儿研所)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于雪梅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医院医院和医疗信息化过程中的很多经历深有感触。她表示,医院脱胎于医疗信息化,在我国,这个过程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早期二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直到年,卫健委针对医院给定的概念中明确了智慧医疗的概念包含于医院,且缩小了智慧医疗范围。其医院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年以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但多为部门级应用,涉及患者的多为以收费为核心功能的财务结算系统;(2)-年,信息技术逐渐完善,信息作为系统工程在医疗行业流程再造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医疗信息化迎来爆发期,此阶段信息化主要用于完成基本业务流程,并逐渐向临床业务信息化发展,例如门诊和住院的医嘱与检查检验的处理;(3)年起,医疗行业对信息化的探索方向开始向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临床业务集成发展并整合临床数据辅助临床提升医疗质量;(4)年开始,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医院尝试将云计算、5G、物联网、AR、VR医院内的业务场景融合,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广泛的医疗服务,同时在运营管理方面,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加快精细化管理,以达到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这四个医疗信息化时期可总结为:财务为主的发展阶段:信息系统除财务还覆盖临床业务,包括影像系统、检验系统、医嘱系统和护理系统。临床业务驱动型阶段:全院信息系统将所有业务流程串联起来,数据和信息流串接业务流。数据价值发现阶段:医疗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