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药板块的涨势喜人,以主流的中药ETF()标的指数(中证中药指数)为例,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20.09%,位于医药各细分领域之首,同期医药全行业涨幅为-0.85%。
数据来源:Wind,截至.5.31
此外无论是在去年9月底开启的医药板块反弹中,还是在年起医药板块相对弱势的区间内,中药板块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数据来源:Wind,截至.5.31
那么中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优势?在经历过几轮强势周期之后,中药板块后续空间如何,还能上车吗?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1、过去几年医药板块发生了什么,板块内部为何产生分化?
自年底开始,集采使得医药板块进入了新的阶段,对医药各个细分领域带来了重构式的影响,导致了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年的行情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年到年上半年,是医药行业“大开”的阶段,CXO、创新药等新兴领域崛起,供给侧大繁荣开始,资金大幅流入,行业整体景气向上,形成指数型的医药牛市;
第二个阶段是年下半年开始到年9月底,这是医药行业“大合”的阶段,市场演绎对公共卫生防控、国际关系、政策等方面的担忧,医药这类高估值板块承压,进入调整周期,但也有部分COVID-19相关资产、政策支持下的中药有一些阶段性的表现;
第三阶段是年9月底到现在,医药行业进入到结构性行情的区间。
去年9月下旬的时候,医药板块悲观情绪演绎到极致,成交量巨幅收缩,因此出现了见底之后的系统性反弹,但反弹之中也有梯次结构,率先反弹的是政策预期的修复,部分高值耗材、IVD的集采结果好于预期,一定程度上缓和市场担忧,这类资产带头回暖;
后续进入到公共卫生防控政策优化时期,抗疫资产更为强势,其中就包括了中药抗疫概念;
到了今年,在春节前的阶段,疫后复苏相关领域,以及美国加息放缓预期下创新药这类利率敏感型资产都有较好的表现,这两类细分领域在医药行业中占比较大,因而带动了医药整体性的行情;
而2月份以后,则进入到快速轮动的状态。
由于科技板块的走强,造成了较大的吸金效应,医药板块处于减量博弈的环境,市场资金在各个有机会的细分领域中快速切换,后续逐渐在一些持续性、确定性较强的资产上达成共识,如医药国改和中药,带来了中药在市场表现上的比较优势。
因此今年去做医药板块的投资,较难出现像-年这样指数型的机会,当时的市场环境是可遇不可求的,后续更多的是去把握行业内部结构性的行情。
2、整个中医药板块作为大医药细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重视,中药为什么火了起来?出现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中药自年10月开始实际上出现了三波行情,一个主题能演绎几轮一定是背后有合理的逻辑催化,和持续性的催化并形成了市场共识,而非短期的炒概念。
拆分来看的话,年10月左右,涨的是政策预期,在其他医药细分领域因高估值和政策担忧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药作为政策有优势、估值低的板块,成为了市场资金的避风港;
年底的上涨,涨的是中药抗疫概念;在经历了前面两轮上涨,市场对于中药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今年来说,中药既有政策支持、又有业绩、还有国改概念,估值也不算贵,上涨逻辑链持续强化。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中药的核心变化是什么?
我们从宏观和子板块两个层面来看,宏观层面就像刚刚说的,中药从各个维度考虑都有比较优势,有政策带来的、估值带来的。
此外在今年大复苏的背景下,其他板块的复苏可能是不连续的,但中药它比较独特,它的确定性和宏观独立属性都比较强;其次从子板块层面看,很多标的会有一些加成,如中药+国改,中药+创新药,中药+基药,也使得中药的整个逻辑更加完整,更加强化。
3、年之前中药板块也有一些顶层设计,那么这两年的支持政策有何不同,为什么能够助推板块行情?
政策的出台一直都有一个规律,就是自上而下,也就是说政策对于一个行业的支持一般不太可能突然出一个零部件一样的地方性政策,理论上都是先有宏观设计。但是如果这类宏观政策在大家共识度不高的时候出台,大家可能会产生分歧,也不太会引起资本市场股价层面的反应。
但什么时候大家会相信政策角度对这个行业确有促进呢?
就是政策具象化的时候,也就是能够在很多细节上进行落地的时候,这是市场不可能视而不见的。
这2年中药领域的政策就是在发生具象化的变化,举例来说,今年2月《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出台,就是中药审评审批领域的细节政策落地,有望促进中药科学化评审和注册,优胜劣汰。
包括5月底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名单,也是对《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细节的落地。另外,中药的集采和中药创新药的医保谈判,在规则和降幅上都和化药和西药创新药的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要更温和一些。
所以在政策能够对产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的时候,市场的认可度才会提升。
4、去年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今年以来中特估也被多次提及,引起市场对央国企的投资热情。中药板块中也有较多的央国企,并且自21年开始也有不少企业进行国企改革、股权激励,是否有望给中药板块注入新的活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体现在了股价里,大家看今年中药涨幅榜上的那些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具备国企改革概念的。那么中药国改的逻辑在哪?国企原来的问题是什么,主要就是经营效率、质量有待提升,但同时国企手中本身又握有很多优质资产,之前的经营问题使得这些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但是在改革的背景下,对于中药国企来说,给了很多支持政策和考核标准,企业会更有动力去把所拥有的优质品种做大做强,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既有潜力又有动力,这两者形成共振之后就有望看到景气拐点出现。
5、中药一季报业绩较为亮眼,体现出哪些特点?是否有可持续性?二季报的前瞻如何?
中药一季报整体是比较好的,但在板块内部也有一些层次,相对更好的有几类,一个是中药抗疫概念,其次是中药国企改革相关的公司,还有中药创新药。持续性的问题也要区分来看,像中药抗疫概念的这类公司,后续需求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高涨,增速相应的也就不会像去年和今年一季度这么高。而中药国改和中药创新药的逻辑还是更偏中长期的,并且在政策和支付端的优势下,还是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从板块整体上来说,尤其是基数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想要一直对标一季度的增长水平还是比较难的,但细分领域结构性的高增或者优势还是会出现的。
6、近期某品牌中药提价28%,能否反映品牌中药的长期价值,提价是否也是板块后续的重要看点?
所有具备消费属性的资产,最好的逻辑是“量价齐升”。但是有很多消费品,销量要再往上走是比较难的,因为空间是有限的。但对于医药消费品来说,“量价齐升”的逻辑仍旧是有的,因为目前对于大多数医药消费品来说,渗透率都很低。至于“价”能不能提起来,要看是什么品类的医药消费品。对于中药来说,有消费品属性的中药OTC,和百年老字号的高端品牌消费品。
品牌中药一般是有保密配方的,具有稀缺性,并且时间越长品牌积淀越好,品牌力也就越强,这类产品的提价能力是很强的。从长期的角度来讲,“量价齐升”的逻辑是顺的。但对于普通中药OTC,则要看竞争格局,因为这类公司竞品较多,要看有没有品牌溢价能力去做提价,提价之后整个终端的消费结构会不会发生变化。
7、5月10日,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基本药物”被列为重点,意味着基药目录调整或将提上日程,市场普遍预期本次基药目录调整中成药占比有望提升,如何看待基药目录调整对中药板块的影响?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基药目录,它的全称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有比例地去使用目录中的药物,保证用药的可及性。换个角度去理解,一旦药品进入基药目录,是有量的保护的,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里面以规定的比例去使用,医院的覆盖面会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同时还有使用额的保障跟限制。
但纳入基药目录对中药和化药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很多化药、制剂竞争格局较差,同一品类都调入目录后,每一家能分到的份额取决于药企本身的竞争力。但对于中药的独家品种意义重大,因为一种药只有一家企业在做,有望带来较大的放量。
从历史上看,中药的基药是出过大单品的,就是出在中药独家品种里。所以通过基药目录在销售端口建立一定影响力和认知度之后,放量是比较可观的,这也是后面一段时间我们观测中药行业性的催化很重要的一点。
8、中药板块经历了前期的大涨,后续是否还有上涨动能?中西医如何配置?
上涨动能的核心要看后面产业还有哪些逻辑,中药板块来说,
第一就是政策环境不会变,政策暖风有望持续。
第二是行业整体性的催化,就像我们刚刚讲到的基药目录后面有望持续演绎。
第三是中药领域的审批有望加快,支付,包括集采各个方面都有利于中药,因此从业绩的角度来讲也有望持续兑现。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中药的行情还没有走完,后面还有机会,侧重点还是中药加国改,中药加基药,中药加创新药这些方向。
另外我们看西药中的创新药,尤其港股创新药跌得很多,这并非是港股创新药本身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个股因为数据的问题,造成股价上的影响,但核心还是港股整体的负BETA的问题,往后看创新药未来还是有机会。同时,买中药跟买创新药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买创新药买的是医药里面的科技股跟爆发性。买中药是因为它的稳定性、确定性更高,是更偏稳健的配置选择。那为什么两者今年差异会这么大?我认为今年的市场对于医药来说是一个减量的市场,或者说是存量博弈的市场,因此不能够支撑很多板块一起上涨,资金需要在医药行业内部作出选择,因此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药就出现了一枝独秀的行情,而其他细分领域承压,这也是今年独特的市场环境造就的。并不是因为其他的细分领域本身有很大问题,只是从景气度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当前阶段没有中药好,才会出现这种选择结果,中药和西药领域有望产生一定的互补性。
9、如何投资中药板块?
中药个股的研究门槛可能比生物科技要小一些,但要去进行每个个股的投资逻辑判断,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中药内部也有很多细分领域,有品牌中药,中药OTC,中药创新药、配方颗粒等等,驱动逻辑各不相同,可能还会叠加诸如国企改革之类的逻辑,难度较大。因此如果要进行中药板块的投资,选择指数化投资是更容易、更便捷的。
中证中药指数()就是一只聚焦中药板块的指数,它选取不超过50只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中药上市公司,囊括中药行业优质龙头。指数当前估值也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当前PE(TTM)为35.18倍,修复至和医药全行业相当水平,投资性价比仍存。
数据来源:Wind,截至.5.31
中证中药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5.31,成份股展示不代表个股推介
此外,中证中药成分股中的国企数量占比为34%,而权重占比超50%,远高于全部医药上市公司的国企占比,国有属性突出,在国改逻辑持续性仍强的背景下,还有望继续给指数带来催化。
对中药板块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