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
阅读完约6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刘敏时间已进入8月下旬,A股年半年报也进入密集披露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A股已有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有69家公司来自医药生物板块。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69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4家四川上市公司全部盈利,其中科伦药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8.24%。
制图:卿子秀
家医药生物公司披露中报从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来看,在已披露半年报的69家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中,有家公司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六成。具体来看,华东医药、药明康德、人福医药等上半年以超过百亿元的营业收入领先。药明康德首次出现半年报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
药明康德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减少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减少20.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药明康德自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公司仅在年出现过半年报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年至年,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状态。
由于主要营业收入依赖海外客户,药明康德业绩下滑或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影响。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为.1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下降1.2%;来自欧洲的客户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长5.3%;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为34亿元,同比增长2.8%;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为9.1亿元,同比下降17.4%。药明康德坦言,公司可能面对全球化经营及国际政策变动等风险。
华东医药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双增长,.65亿元的营收也创出了其上市以来的新高。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6亿元,同比增长18.29%。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医药在研项目合计个,其中创新产品管线超过70项。华东医药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将步入密集收获期,ARCALYST两款适应症、ELAHERE、塞纳帕利和乌司奴单抗均有望于年内获批上市。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在上述69家医药生物公司中,有8家公司的净利润翻番,分别是乐心医疗、爱朋医疗、金花股份、易明医药、迈普医学、华北制药、亿帆医药和海思科。其中,亿帆医药净利润最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增长.04%。亿帆医药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新增及医药自有存量产品(含进口)收入增加,使得产品毛利增加。
2四家川企净利润实现增长在四川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来自医药生物板块。截至8月19日,迈克生物、康华生物和圣诺生物发布了年半年报,科伦药业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这4家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科伦药业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8.24%。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市场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量价齐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有息负债规模和融资利率。
今年上半年,迈克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12.79亿元,同比下降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5.38%。作为国内体外诊断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公司加快了代理产品剥离以及重塑自主产品经销体系的调整速度。公司自主产品销售占比由年的37.73%,提升至72.91%,净利润贡献由年的75.27%,提升至87.24%。
康华生物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16.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23.51%。公司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来自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销售和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海外许可授权收入。
深耕多肽领域的圣诺生物在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不错的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加14.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万元,同比增加8.14%。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阿托西班年6月集采中标后,导致制剂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48.27%,原料药境外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97.51%。
3创新药和“出海”是亮点得益于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凭借持续的创新力和过硬的产品力紧追国际巨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有市场人士表示,随着政策面和业绩面的双线复苏,医药生物板块有望迎来改善行情,创新和“出海”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亮点。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医药生物板块调整较为充分,行业有望逐步进入正常阶段。从行业比较来看,医药行业更多的优势在于“人口老龄化加深+需求品质升级”的趋势较为清晰,因此医药的相对优势较为明显。创新(药品+器械)方面,竞争格局好或产品具备显著优势的产品;刚需(人口老龄化)方面,已完成价格出清的刚需药品和耗材;“出海”方面,尽管短期地缘政治风险仍有不确定性,但从中期来看,海外业务的布局或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以来,创新药鼓励政策陆续落地,此时叠加业绩改善,同时考虑海外流动性变化趋势,创新药板块有望继续得到市场重视,“出海”授权和重磅创新将是最大的投资催化剂。从业绩表现和景气度趋势看,下半年医药特别是院内药品器械增速复苏趋势明显,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