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经常听别人讲,别相信医药企业的账本。
要我说,也可以“信一下”。因为按照现在的稽查力度,用不了多久,通过“账目”的蛛丝马迹,做假账的药企就会被抓得一干二净。
医疗系统反腐!今年来超46个医院院长、书记被查,问题涉及药品进院、销售等各个环节……
不仅如此,药企还涉及虚开、无票经营、抽逃资金、假账、资金随进随出等现象,造成税款严重流失,就像一颗毒瘤长在患者的身上。
可以说,目前药企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不得不查账的地步了!
药企假账多?涉税风险扑面而来!
目前,医药行业实施了“两票制”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医院的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
然而,“两票制”后,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普遍高得离奇。药品流通环节管控没有改变既有利益分配模式,导致医药行业账外经营、列支不实、虚开发票套取利润现象激增,易引发偷税、虚开法律风险。
据了解,目前A股00家医疗健康类企业中,有家在年的销售费用高于年。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在年整体净利润出现罕见负增长。相比销售费用近亿元的总体支出,年报中,上市药企披露的研发费用仅有.4亿元。
“两票制”明明减少了中间环节,为什么销售费用不降反增?巨额营销费都去哪了呢?
监管部门也想知道。为此,年,财政部联手医保局对77家医药企业,进行“穿透式”查账,以企业为起点,所有相关上下游、包括医疗机构全部涉及,稽查力度史无前例。
也因此,揭开了医药行业偷税造假的惯用手法:
一
账外经营,申报收入不实
实践中,账务核算不健全、不规范,不能全面、完整、准确的反映实际经营情况;购进货物正常抵扣进项税金,而销售收入不入账;购进、销售均不入账,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完成购销;将医医院和医疗机构,未视同销售的不列或少列收入等行为都容易被税务机关稽查。
账外经营违法成本高,一旦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或将面临补税、罚款以及滞纳金的处罚;如果五年内被两次被罚,或经处理、处罚仍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还可能以“逃税罪”移送公安处理。
二
隐匿收入、虚列支出、虚增成本
医药企业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如私设个人账户收款、现金收款、隐匿销售收入或者虚假列支广告费、服务费,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等名目发票套取大额现金,被税务机关查处后,这些本来可以抵扣增值税和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也不能再抵扣、扣除,徒增税收负担,还可能遭受巨额的罚款。
通过以上方式虚抵增值税或虚列支出少缴企业所得税,属于偷税,除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外,处不缴少缴税款0.5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除行政风险之外,纳税人还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
“高开模式”虚开洗钱
“两票制”前,药企可以通过层层流通环节,实现药品低开高走。并且一切风险都甩给中间公司去运营,无论法律合规风险,还是税务规避都很容易。
而“两票制”后,没了过票公司,违规药企只能亲自上阵,把低开高走的开票模式,转为高开高走,并要求经销商提供合法真实的销售费用发票。
例如:劳务费、会务、技术服务费、咨询费等。似乎这样操作就一切真实,安全无误。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终端回扣问题没解决,业务内容和票怎么做都是假的!
企业的资金流向和逃税的伎俩在税务稽查的眼皮子底下,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政策层面一声令下,必然重拳出击,直击要害,等待他们最后只能是惊慌失措、风声鹤唳。
四
各项费用列支不实,虚增业务推广费
“两票制”实施后,大量冠以“咨询管理服务”、“医药科技咨询”等头衔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出现,这些第三方服务公司大多为原医药经销商注册成立,一个经销商利用多个身份证件注册多家公司,利用税收园区综合税负低的优势,为自己实际控制的经销公司或为制药企业虚开专票或普票。
实践中,药企虚列咨询服务费、会议费、虚增业务推广费现象较为普遍,其发票的取得大多来源于医药咨询服务公司,容易受到咨询服务公司虚开风险的波及。
若无证据资料支持咨询服务的真实发生、资金回流至制药企业可能引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刑事责任;同时,制药企业取得虚开发票也不得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同步面临被认定偷税的行政责任风险。
以票管税,这是税务的核心步骤,开票就是交税,合法经营合规开票。买卖发票之作,万万不可!
医药行业的悬顶之剑“招招致命”!
面对医药行业频频暴雷的势头,打击药企涉税违法犯罪力度只会是只增不减。
一
重拳出击,各地专项行动早已铺开
打虚打骗作为行政执法的常态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税务与公安、海关和人民银行都已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每年都会对打击虚开骗税违法活动作出工作布署。
税务总局也会对全国各地的打击情况进行专项统计。医药行业作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灾区,自年起,每年都被确定为打虚打骗的重点行业。
年,中纪委表态称,医疗反腐,已从抓受贿者转向“受贿行贿一起抓”;
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大众对医药购销领域的腐败问题在线监督、举报,最高奖励万!
年,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以“产销用”各环节共同发力,打击医药购销领域非法利益链条上违法行为。
二
两部委联合查处,曝光典型案例
年9月,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案件查办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家药监局正在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为期一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惩重处药品、医疗器械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大案要案,曝光典型案例。
三
税收征管持续升级,药企涉税风险飙升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关切,针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医疗美容……等行业和领域,重点查处虚开(及接受虚开)发票、隐瞒收入、虚列成本、利用“税收洼地”恶意税收筹划以及利用新型经营模式逃避税等涉税违法行为。
在相关政策持续完善,税收征管实现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官方对税务风险管控的力度不断增加,医药企业随时面临被税务稽查的风险,轻则补税,重则纳税信用降低,乃至相关负责人面临刑事责任。
由此预测,接下来的医疗税收监管和反腐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其中,税收、票据环节,是挨刀最多的。
据悉,在年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中,上百家药企,因涉嫌税务问题被省税务局通报,其中大批药企,涉嫌虚开发票被处罚。
年6月份以来,已有47家药企被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企业被税务局列为异常经营名录,筛查发现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而且没有参加年度年报公示,税务机关认定其为空壳企业。
一把把利剑出鞘,都旨在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税务一出手,绝对不空手药企行业合规,势在必行!
当前,随着智慧税务的全面普及,在给企业纳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涉税风险。医药企业应如何合规把握税务检查的新形势、新动态,洞悉企业被查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被查的可能呢?
其实,企业无法回避纳税检查,但应对方法不同,结果迥异。
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之前,往往先要求企业做自查自纠。相对来说,自查自纠出的问题与被税务局查出来,性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能不能做好自查自纠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于财税合规如何做,小编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1.及时清理病灶
有“病史"的企业,我们需要先去清理"病灶",尤其是销售费用真实性以及票据虚开问题。伪造的证据链永远是假的,存在,必是隐患!
2.有效控制风险
我们可以尝试推行购销分离模式,将风险进行削弱隔断。各项销售费用内容,必须要与税务机关大数据的预警原理进行匹配,而不是简单的分摊到费用明细中。
总而言之,严监管之下,必然催生新的机制,进而塑造新的市场格局,危机会有,机会也会有。谁能抓住机会,谁就拥有未来。但前提是,咱企业的“身体”,必须要永葆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