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贾慧娟黄敬丹尚姝楠文/图
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李红普
李红普,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郑州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河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年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海上拉练总动员”并获得“国家优秀医疗队员”荣誉称号。
初出茅庐潜心医学
年冬季的一个晚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医院(现在的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接线员迅速接起电话。了解情况后,年轻的李红普和带队的时任院长顾建钦一起跳上救护车就出发了。
坐在救护车上的李红普心情激动而又有一丝紧张。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急诊,也是医院急诊科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出诊。年,李红普进入医院普外科进修。年12月,医院成立急诊科,踏实、好学的李红普成为该科第一批急救医生。在救护车上,李红普和顾建钦院长讨论着患者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应对方法。这时,顾建钦院长突然问:“怎么样,红普,有信心吗?”“有!”李红普坚定地回答。
根据电话内容,二人初步判断患者是肩关节脱位。李红普在普外科和骨科相继进修过3年,对于这类伤患的处理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到达现场后,一看患者的伤势,他更是成竹在胸,通过手法复位,立刻使患者的肩膀恢复如常。
第一例急诊顺利完成,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第二通急诊电话又响起来了,这次是祭城镇(位于现在的郑东新区)一位脑血管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李红普没有丝毫犹豫,再次跳上救护医院。
当时的急救电话还不能统一调度,患者家属医院,医院不是离患者最近的,却是救护车最先到达的。
“急诊科患者大多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所以急诊科医生必须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症状,维持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李红普抓紧一切机会向前辈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快,李红普熟练掌握了各个专业的危急症救治技术。年,全国首届急救技术大比武在云南昆明举办,李红普不仅荣获个人综合全省一等奖,而且和同事一起获得全国三等奖。随后,他又连续多年在全省急救技术大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仁心仁术精益求精
急诊科实行“上一休三”的作息制度,但为了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救治技能,李红普把“休三”变成了“学三”,不当班的时候天天“泡”在心血管内科,硬是把自己练成了半个心血管专家,得到同事及院领导的认可。年医院成立血管外科时,院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扎实临床经验、勤奋好学态度和丰富外科经历的李红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红普一边在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边在干中学,于年6月获得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学位,医院推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进一步深造。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李红普熟练掌握了微创治疗等先进的血管外科治疗技术,每年开展胸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下肢缺血性疾病、颈动脉狭窄介入及开放手术治疗等各种血管外科急重症救治余例,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妙手仁心方为良医。李红普对医学的忠、对患者的爱不仅体现在对医术的精益求精上,更体现在用心服务患者的点点滴滴上。12月23日17时许,我们到达李红普的办公室对他进行采访时,里面空无一人。说明来意后,一位路过的医生指着旁边餐车前的人群说:“那个穿手术防护服的就是李主任。”原来,刚下手术台的李红普正在为一位年迈的患者买饭。这位患者及其老伴都不会用手机支付,而餐车不收现金,因此,只要有时间,李红普就会帮他们把饭买好送到病房去。而平常想方设法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为患者进行诊治,遇到外地患者时积极和相关科室沟通、尽量当天做完检查和诊治,对于李红普来说更是“医生应尽的本分”。
李红普(左)和同事讨论病例。李红普(左)和同事讨论病例。
内引外联造福患者
李红普常说,只有医生水平提高了,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救助。在职务提高了、平台更大了之后,李红普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帮助和促进更多的医生提升业务水平。
他先在自己所在的科室要求先进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室成立之初,李红普就组织开展了CEA(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和CAS(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先进救治技术推广,使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及开腹手术治疗等成为医院血管外科的特色。近年来,他又带领科室人员在主动脉疾病锚定区不足的处理上取得突破,达到了真正的大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造福广大患者。
为进一步提高科室人员的技术水平,年,借河南省招商引智契机,医院血管外科与美国西雅图VA医学中心张玮教授成功签约,走上教学加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快车道。年,在张玮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河南医院建立了相关科室专家每周三联合会诊制度。一年多来,受疫情影响,会诊方式由现场查房改为线上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截至目前,这种“雷打不动”的联合会诊已经举行了67次。
能力越强,舞台越大,能做的事也越多。年12月,李红普当选为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郑州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依托学会的专家优势、平台优势,李红普积极组织省内知名专家开展“公益行”活动,搭建医学专家与基层医生的联动平台,定期下基层送医捐药,通过科室对科室的帮扶,医院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完善防控体系。
与此同时,在李红普的带领下,医院血管外科承担起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学生实习、专科医师医院的进修培训和教学培训等任务。年,科室成功举办了中原血管外科高峰论坛暨郑州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术年会、郑州市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联盟年会、郑州市下肢缺血性疾病规范化诊治继续教育培训班,并特意安排网络同步直播,点击率突破7.43万人次。
红普(前左)为患者义诊。(资料图片)
积极科普惠及大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很多人对这类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伤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临床发现,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率比人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比如其中常见的血栓,在久坐不动或手术麻醉后就可能形成,且危害极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有感于此,李红普认为全民普及相关防控知识迫在眉睫。
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好,年9月,医院血管外科作为郑州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在郑州市医学会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郑州市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控联盟,成为我省最早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中心,而谋划筹建该联盟的推动者就是李红普。
另一方面,李红普利用学会的组织优势,建起“好村医”新媒体直播平台,为大众健康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
“大医精诚施仁术,妙手医者父母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李红普表示,将响应国家政策,利用自己在多个学会担任职务的优势,整合多个学会的专家资源,推动医联体建设,“点对点、一对一”医院进行帮扶。他说,这样不仅可以为专家技术下沉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医院的精准帮带,还可以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