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在其初始阶段,其业务整合与增长多基于最初的各地区药材批发站并购转型,结合近年药品法规政策趋势的调整,医药自然人的取缔,药品流通趋严化管理,并两票制的出台、三方资质的不在核发新增、药品带量采购、0加成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药流通企业逐步从传统的作坊式手工拣选,向社会型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与进步。
医药物流是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业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分销配送业务而发展起来的。因关系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所以医药物流与一般社会物流相比有较强的特殊性:
1、强监管:GSP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准入门槛,对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均提出特殊的监管要求,日常监管检查力度大;对一些从业人员设有专业资质要求;
2、高要求:医药物流因存储量大、品规众多,大吞吐与高拆零并存,服务客户数量多,要求响应能力强、服务精细等特点,政府监管上又有质量监控、全程可追溯等规定,所以对物流装备的技术水平整体要求较高,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自动拣选、立体仓库应用较为普遍;
3、高风险:质量安全风险高;冷链物流,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配送受到特殊监管和过程严控;
4、难兼容:因特殊的合规和质量监管,医药物流与普通快递物流、零担物流等资源整合、管理融合难。
固随着医改的深化和上下游客户对配送方式、服务响应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在从过去单纯的规模扩张向网络资源结构性调整和配置进行转型,社会物流也开始进入医药第三方物流市场,同时,伴随着医药电商的发展,医药物流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服务水平、响应敏捷性,以及全程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医药物流核心的竞争要素。
目前,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专业社会物流逐步进入医药商业领域,但由于医药物流特殊的商业模式、能力要求,与通用型社会物流仍存在较大差异,故目前的领域介入还是有限的。但可见的专业的社会物流公司,正给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造成极大压力,只有专业物流规模大、范围广、网络全、能力强,才能在规模、成本、响应能力及服务水平上跟社会物流竞争。集团型医药物流将会从一个为业务配套的服务功能,转变为独立的、体现企业规模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角度,其信息化程度往往是企业在变革中能立身激流的基本能力。从信息化技术角度,结合在用的装备技术,不管是RFID技术、AS/RS、Miniload等在集团型医药物流行业的应用,医药物流的装备技术水平目前已处于国内各行业物流装备技术水平的高端,国内医药物流已应用的物流装备技术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几无差距,但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对先进装备的应用普及率还较低;同时,医药行业物流对医药温湿度监控、物流冷链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企业均已加大对医药冷链配送环节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施,冷链包材开发、冷链相关验证、冷链过程跟踪等;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物流中心建设亦正日趋走向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规模普遍扩大,新的自动化设施设备频繁引进,自动分拣技术和储分一体化技术(OSR系统、立库)已成为医药物流领域的发展方向;集团型医药流通公司的物流信息化程度日益完善和提高,医药物流信息化将在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拓展与延伸,包括企业内相关单位的全覆盖与功能应用模块的扩充,另外,云平台的建设也已逐步提上日程。
实际上,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由于过于迅猛的发展,并不能跟上整体业务增长与近几年的物流变革趋势,从物流作业应用系统角度讲,目前WMS、WCS普遍应用于医药物流企业中,TMS应用在少数医药物流企业中,而云平台只在国药、九州通等个别企业中尝试开发与应用。
整体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要按照数据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分步执行落实,目前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结合市场政策,均处于转型阶段,物流从原有为商业服务的单体部门,逐步转变为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成为支撑枢纽物流中心建设整体规划,整合现有的区域级、地市级物流中心资源,完善集团、区域的管控能力,补充地市级终端网络配送能力,逐步搭建支撑全国性物流体系信息化保障手段,使物流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亦成为支撑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的重点。
原有的集团型医药流通企业,随着发展脚步的进步,多是各省物流自建自管的松散组合,虽然在多个省的物流节点建设和本地服务能力已具备一定水准,但各省间的物流功能和运营,结合政策约束和系统性功能建设,尚不具备大范围物流整合的条件,不足以支持全国性总代业务和三方物流业务的大量开展;物流信息化上,亦多为WMS的覆盖与使用,缺乏有效的运行数据整合、缺少管理的集团化信息平台,在数据信息层面缺少统一调度和分析的能力,缺乏新时代架构下具备开展全国性业务相对应的物流运营、物流信息化管理主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