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药信息 >> 临床检查 >> 正文 >> 正文

bioSeedin柏思荟如何从靶点发现上

来源:医药信息 时间:2024/12/16
靶点选择和借助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成为阻碍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两大瓶颈。靶点是新药研发的基础,一个靶点可以成就一个产业。我国的创新药要有实质性突破,就要从靶点的发现做起。靶点的发现和确认,对于制药工作者而言,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就此话题,bioSeedin柏思荟采访了拥有全球多个创新项目研发经验、天境生物首席科学官郭炳诗博士,从药物靶点发现到序列优化帮助创新药研发人员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研发知识体系。郭炳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拥有10多年资深研究经历(上海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及美国Harbor-UCLA医学中心),曾从事细胞免疫和免疫排异的分子机制、内分泌男科学、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信号转导研究。在GSK中国研发中心8年工作期间负责多个全球创新项目的研发,在早期研发、临床前研究、国际临床研究和CRO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共发表了35篇科学论文。立项时该怎么选择靶点新药立项时药物研发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影响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何在立项时选取合适的靶点,是新药研发思考的重中之重。郭炳诗博士认为,“靶点立项不单单是药物发现部门的工作,事实上还需要临床部门、CMC部门,更有甚者需要公司整体部门的介入。”公司做靶点的早期发现,保持开放的态度其实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从研发流程上来讲,一个靶点要通过立项要经过数轮的确认,同时也需要通过药理学、毒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检验,成功率可想而知。“在没有特别好的靶点出来之前,公司应该保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多布局几个靶点、几种产品。前期投入相对较小的时候,可以选择分小组进行竞争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靶点早期发现的效率及成功率。”除了保持开放的态度、多布局靶点之外,郭炳诗博士认为沉下心来做一个靶点发现平台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比如公司自己有一个功能分析平台,以自身免疫疾病为例,拥有一个这样的模型,我们可以根据模型进行靶点筛选。随着靶点发现和确证的次数增加,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你就能做初步的判断,哪些靶点可以继续走下去,哪些靶点可以暂时放弃。”靶点发现时如何同步设计相关assay其实,在靶点发现的时候就需要同步设计相关assay。虽然functionalassay是排在最后一个,但是在做体内实验之前设计好,functionalassay是将来可以作为releaseassay。“如果这种assay能够提前做,越早把有functional的抗体、而不是单单结合的考虑筛选出来,就越有利。”郭炳诗博士表示,“这张图已经是将assay设计最好的总结,同时也优化了assay设计的顺序。每个企业、每种蛋白设计的方法也略有不同,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经验的总结,如何更高效地设计assay,更好地提升项目效率。”开放,合作跑到肿瘤前面去“开放、合作,一定是国内做创新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郭炳诗博士认为。以传统的PDX或者类器官发现平台来讲,一方面建立模型极其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比较难获取,尤其是对小公司来讲。所以,构建一个有利于大家去做靶点发现的平台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平台多方去搜集信息,去发现biomarker,去找到一些新的靶点,针对于找到的新靶点做新药的研发。天境生物主要针对特定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筛选出新的靶点,如利用巨噬细胞的assay选出创新性的靶点,也会采用信息学的方法、新的技术平台去找寻新的靶点。肿瘤自身也是发展进化的,我们要带着发展的想法和眼光,跑到肿瘤发展的前面去。做好全球化的布局,更好地实现商业化。天境生物首席科学官郭炳诗博士1月3日,天境生物宣布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创新人源CD38抗体TJ/MOR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完成中国大陆地区多中心注册临床II期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TJ/MOR是由MorphoSys采用HuCAL技术独家开发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所针对的多发性骨髓瘤表面CD38抗原,属于恶性浆细胞表面表达最强烈、且均一的肿瘤抗原。该抗体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和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杀伤CD38阳性的肿瘤细胞。但并没有涉及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研究表明,CD38抗体还具有在其他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潜力。天境生物研发管线bioSeedin柏思荟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交流互动和知识服务平台,以优质的知识分享和领先的用户体验,帮助更多的生物医药人自我优化与提升,旨在汇聚行业领袖与人才,共同播种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梦想的胚芽,重塑中国企业创新思考和认知边界。bioSeedin目前正在进行关于抗体药技术和细胞治疗技术的相关分享,配合workshop、webinar、lab、conference等多种活动形式,满足企业不同所需。bioSeedinworkshop以“融全球智力,为中国新药”为目标,着意于对创新型生物药研发人员的培养,致力于突破国内抗体药的转折点,向全球化、国际化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