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健康报健康报收录于合集#聚焦医保改革55个
日前,由中国药师协会发起并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共同编写的《医疗机构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在京发布,表达了药师群体对集采政策的关切和呼吁。
本期话题,我们请三位药学专家谈药品集采政策如何行稳致远。
用真实世界研究回应临床关切
精准报量提升政策效能
结余留用机制须缜密设计
用真实世界研究回应临床关切
医院药学部主任
张兰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或参比试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但生物等效性研究是将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可能导致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于病理条件而产生差异。特别是集采后中选药品大幅降价,引发部分医疗从业人员及患者对于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疑虑。为确保集采中选药品的配备和合理使用,特别要做好集采中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监测,建立并完善药品临床使用监测网络和评价体系,对集采中选仿制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真实世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系统推进中选药效果评价
真实世界研究是一种以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在现实医疗环境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的一种有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能够更加快捷地提供源自现实医疗环境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问题,在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4﹢7”试点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开始,医院就组织开展了集采仿制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并基于患者的真实诊疗数据(临床诊疗信息、检查检验信息及药品信息),对集采中选品种开展了真实世界评价。研究涉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慢性乙肝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品种。
—年,医院继续对第二、三批集采的23个中选品种进行了研究,收集了全国18个省及直辖市30医院近14万患者的临床诊疗、检查检验及药品信息,涵盖了抗感染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代谢及内分泌疾病治疗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及消化系统抑酸药6大类。其中,包括首批评价中未涉及的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和胃部酸性疾病等临床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药物,以及抗肿瘤药、抗血小板药等多个代表性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28.html